德育方向

作品数:19被引量:1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国清吕兆丰陈洁田建国雷蕾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教育》《中国高教研究》《师道(教研)》《教育科学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立德树人:以阅读为载体推进家庭教育回归育人本位
《师道(教研)》2022年第4期146-147,共2页白杨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明确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面对家庭教育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家庭成员在德育方向、方式上存在分歧,社会急剧发展所带来的家庭成员缺乏沟通、亲子之间存在隔膜等偏...
关键词:立德树人 家庭教育 育人本位 指导者 家庭成员 重智育轻德育 促进法 德育方向 
默默无闻一伞花,心怀梦想向天涯--河南省王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特色被引量:1
《中小学班主任》2021年第19期4-7,共4页王红玉 
在濮阳,有一簇看似渺小实则坚韧的"蒲公英",他们紧紧靠拢在一起,默默生长,深深扎根。他们凝心聚力,合作分享;他们彼此借力,共同成长,他们就是--河南省王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们。王红玉名班主任工作室,是河南省教育厅挂牌认定的河...
关键词:河南省教育厅 共同成长 班主任工作室 合作分享 凝心聚力 蒲公英 德育方向 
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着力点研究被引量:3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7期7-11,共5页袁海琴 
高校德育工作既在高校工作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找准高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要在准确把牢正确政治方向、积极文化方向、以人为本方向等德育方向的同时注重正向引领,需...
关键词:新时代 高校 德育方向 德育规律 德育对象 德育全程 
梁原草 百年中学的精神接力
《中华儿女》2018年第18期21-23,共3页王碧清 
“附中正正堂堂本校风,我们莫忘了诚爱勤勇……”这首歌曲传唱了近百年。校园内,不仅仅可以看到彰显做人真谛的“校训”,还有“四有”的德育方向和要求。
关键词:接力 精神 中学 德育方向 “四有” 校风 校园 校训 
朝着新时代真善美健的德育方向戮力前行——江苏省扬州市全面推行中等职业学校新时代德育工作被引量:1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8年第7期100-103,共4页余通海 
德育是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新时代赋予德育新的内涵。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新时代德育工作的"四求"方向、"三得"措施和"三修"机制,介绍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在新时代全面推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新时代 德育 
青少年德育路径探析被引量: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年第10期19-20,共2页陈洁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因此,政治教师要剔除功利化教育理念,通过有效的德育路径,让知识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一、素养引领德育方向在核心素养时代,唯有以核心素养为中心,...
关键词:德育方向 路径 青少年 道德素养 教育理念 立德树人 教学模式 政治教师 
品尝修德养性的甜美果实
《家庭教育(幼儿版)》2015年第11期17-18,共2页
家庭德育的冲突与困惑是不可避免的,但它并不是一道无解的方程式,也可能我们无法把答案解析得尽善尽美,我们却可以向有目的、有意识、有策略的德育方向努力,在实践中与孩子一起共同探索品德养成的奥秘。在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过程中,...
关键词:果实 养性 修德 家庭德育 尽善尽美 答案解析 德育方向 品德养成 
转型期俄罗斯青少年德育体系重构的基本问题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年第7期19-23,共5页雷蕾 叶.弗.布蕾兹卡琳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QT15008)
迅速建立起新的青少年德育体系,是俄罗斯破解现阶段青少年道德水平下降、未成年人犯罪事件数量不断增多等社会负面现象的必要路径。立足俄罗斯社会发展及青少年德育体系建设的现实样态,有必要从确立价值基础、制定政策保障和强化基本方...
关键词:俄罗斯青少年德育体系 价值基础 政策保障 德育方向 
童心为本,化育无痕
《教育科学论坛》2014年第5期10-12,共3页徐利 李焕军 徐伟 
北师大教授林崇德在《教育的革命》一书中说:“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本,是教育内容的生命所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基础。”德育内容广博精深,化育行为藏于细节和微小之处.可以说“一言一行皆有仪,一草一木总关情。”作为一所年轻小学,...
关键词:德育内容 童心 教育之本 生命体验 教育内容 教育工作 德育方向 林崇德 
正确把握学校德育方向——从抗震救灾青少年表现谈起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年第10期41-43,共3页田建国 
  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这次"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的过程不仅使当代青少年的精神和灵魂经受了前所未有的激荡和洗礼,也直接检验了学校的德育效果.……
关键词:学校德育 人文关怀 德育理念 现代德育 主体性 道德情感 道德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