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词

作品数:1643被引量:1440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爱武赵爱武薛宁地晓春王沙沙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师范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实词的拟声化重叠及其相关构式被引量:40
《中国语文》2009年第1期22-31,共10页刘丹青 
汉语中存在着一些目前的重叠研究尚欠关注的重叠现象。本文指出它们实际上是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的拟声化重叠,如"他大哥大哥地叫着"。这类重叠式在性质上与叹词临时用做拟声词的现象相近,是一种深度去范畴化的形态操作。拟声化重...
关键词:实词 拟声化重叠 拟声词 叹词 构式 
论象声词与叹词的差异性被引量:23
《中国语文》2006年第3期206-215,共10页杨树森 
象声词是说话者模拟客观事物声音的词,叹词是说话者表达自己主观情感、态度或意向的词,二者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不能将叹词归入"拟音词"。本文从语法功能、词类归属、表达功用、使用场合、语音特点等方面全面论证象声词和叹词的差异性...
关键词:象声词 叹词 拟音词 差异性 理论自洽性 
拟音词内部的一致性被引量:21
《中国语文》2004年第5期417-429,共13页邢福义 
汉语词类系统中专用于模拟声音的词,本文统称为拟音词。拟音词包括叹词和象声词。本文通过三个部分的描写和分析,论证拟音词内部叹词和象声词的一致性。这三个部分是:1)框架;2)分布);3)形式。
关键词:拟音词 汉语 叹词 象声词 语法 
“了、呢、的”变韵说——兼论语气助词、叹词、象声词的强弱两套发音类型被引量:34
《中国语文》2000年第4期349-362,383,共15页郭小武 
本文通过对强语气条件下"了、呢、的"开口度相应增大现象的考察、分析,指出它们具有强式的a套发音——la、na、da;其他多数的语气助词,以及叹词、象声词等,也都拥有a、e两套基本对立的发音类型,以与强弱二分语气相适应。本文提出形成合...
关键词:语言 口语 语气 语气助词 叹词 象声词 变韵 合音    
语气助词“呀”的形成及其历史渊源被引量:15
《中国语文》1997年第5期367-372,共6页钟兆华 
本文以宋元音变为立论的依据,对语气助词"呀"作历史的探讨。文章认为,[ia]是个历史久远的语气助词。元代以前用以体现[ia]这个语气的,是《广韵》"麻"韵系的"也"及"耶"、"邪"。宋元音变的结果,"也"的音读演变为《中原音韵》的"车遮"韵。...
关键词:语气助词 中原音韵 感叹词 象声词 音变 西厢记 广韵 现代汉语 用例 疑问语气 
台湾闽南语的介音被引量:1
《中国语文》1997年第4期289-294,共6页钟荣富 
介音归属是个既古老又现代的问题。说古老,是因为自《切韵》以降的韵书传统,都把介音看成韵母的一部分。说现代,是由于有人根据粤语而认为介音应归于声母。本文以五种语音现象来说明台湾闽南语的介音应该属韵。这五种语音现象分别是:(1...
关键词:闽南语 介音 台湾 韵母 拟声词 零声母 四音节 双声叠韵 密语 元音 
汉语语音词的韵律类型被引量:10
《中国语文》1996年第3期167-171,共5页王洪君 
汉语中一些多音节但又有特定韵律限制的、只表示单个语素义的语词形式,如普通话"啪啪、劈啪、啪啦、劈里啪啦"等象声词,获嘉方言"圪崩、卜登、忽塌"等表音词头词,晋方言的"嵌1词",古汉语的双声叠韵联绵词等,我们称为"语音词",把它们的...
关键词:四音节 汉语语音 语音词 韵律 响度 象声词 音节结构 表音词 福州切脚词 复辅音声母 
连读变调与轻重对立被引量:43
《中国语文》1995年第4期312-320,共9页曹剑芬 
本文结合语音实验,对普通话里与变调和轻重音对立相关的若干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文章分为三个部分:一,"上上相连"变调补议;二,轻声问题;三,词重音对立种种。
关键词:音节结构 连读变调 汉语普通话 轻声词 声调变化 轻声音 轻重音 词重音 上声 重与轻 
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被引量:35
《中国语文》1995年第3期230-240,共11页石毓智 
本文以象声词、联绵词和广泛存在于各方言的分音词为基本材料,提出一种新的韵律单位——大音节结构。一个大音节至少由两个普通音节组成,其间对应位置上的音素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表明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大音节结构的存在,可能...
关键词:音节结构 多音节 象声词 音响度 分音词 联绵词 组织原则 汉语方言 音素 音节模式 
关于象声词的一点思考被引量:5
《中国语文》1995年第1期29-,74,共2页文炼 
我所编写的现代汉语教材把副词列入实词。如果有人说:"把副词归入虚词也不是没有道理的",我决不会提出异议,因为副词本来就是个大杂烩。找一些例子可以说明它是实词,找另一些例子又可以说明它是虚词。象声词也是一个大杂烩。不过,要看...
关键词:象声词 大杂烩 副词 书面语 汉语教材 现代汉语词典 声音 口语 虚词 实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