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事

作品数:580被引量:3080H指数:2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袁健惠石毓智张赪刘顺张云秋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语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旁格宾语看汉语动宾结构的语用属性
《中国语文》2024年第3期317-330,383,384,共16页焦一和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资助(2024QQJH026)。
本文以“吃食堂”“哭长城”等旁格动宾结构为切入点,尝试说明旁格宾语所受的句法、语义、语用限制以及汉语动宾结构的语用属性,进而揭示汉语动宾关系的本质特征。文章认为:1)汉语的旁格动宾结构不是句法语义规则推导的结果,而是语用属...
关键词:旁格宾语 受事宾语 语用属性 动宾关系 话题-说明 
“他的老师当得好”构式的产生过程
《中国语文》2023年第5期563-577,639,共16页石毓智 
很多学者尝试运用各种当代语言学理论方法来分析“他的老师当得好”这种构式产生的机制和过程,但基本都是共时层面的研究,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探讨这一句式产生的历史动因与机制。文章首先分析了学界现有的各种代表性观点存在...
关键词:动补结构 “得”字结构 重新分析 斤受事前置 动词拷贝 
“领格表受事”的认知动因被引量:7
《中国语文》2017年第3期309-320,共12页完权 
吕叔湘(1946)发现了"领格表受事"现象,并将其句法语义性质概括为:"N的"表面上是"领属性修饰语",但"N""实际上代表动作的对象"。本文论证这种结构存在的动因不是词汇缺项、句法缺位或语义不显。其句法语义性质和离合词、与格结构的关系不...
关键词:领格 准定语  双及物 包含关系 参照体结构 
上古汉语叙事语篇中由话题控制的省略模式被引量:18
《中国语文》2015年第4期306-314,383,共9页董秀芳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功能-类型学取向的汉语语义演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B098);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多学科视域的认知研究"(项目批准号:12&ZD119);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的资助(CCL201301)
上古汉语语篇中的省略比现代汉语语篇中更多。本文对上古汉语叙事语篇中的省略模式及规律进行考察,分析了语段话题在语篇省略中的控制因素,发现上古汉语中语段话题控制与其同指的小句主语的省略力度很大,即使中间有由不同于语段话题的...
关键词:语段话题 省略 上古汉 语叙事语篇 受事主语句 
可别度对受事次话题句的影响——以吴语台州话为例被引量:12
《中国语文》2014年第2期162-173,192,共12页丁健 
2013年"上海外国语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基金项目"的资助
吴语台州话中的受事次话题句与语言单位的可别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受事论元的可别度越高,在语序编码上也越倾向前置于动词充当次话题。影响受事论元可别度的因素主要有受事论元的指称性、信息度和动词的完成性等。这三个因...
关键词:受事 可别度 完成体 旧信息 有定 
中古佛典与汉语受事主语句的发展——兼谈佛经翻译影响汉语语法的模式被引量:11
《中国语文》2011年第2期169-178,192,共10页朱冠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梵汉对勘的<正法经华>语言研究"(项目批准号:06CYY015);"第一批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金"(编号:200801160)的资助
汉语"话题—评论"式受事主语句在中古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类型,即动词后不再用"之"来回指受事主语。这类受事主语句在汉译佛典中有较多用例,它的产生和发展一方面是汉语自身的因素所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受到佛经原典语OV结构的影响...
关键词:中古佛典 受事主语句 语言接触 梵汉对勘 模式 
古汉语反宾为主句补说被引量:4
《中国语文》2007年第3期245-247,共3页宋亚云 
黎锦熙(1933)《比较文法》最早提出“反宾为主”,谢质彬(1996)对此下了一个定义:“外动词带受事宾语时,是主动用法;而当受事宾语提到前面做主语时,就变成被动用法,整个句子也就由主动句变成被动句。这就是所谓‘外动转受动’...
关键词:主句 古汉语 《比较文法》 受事宾语 黎锦熙 被动句 主动句 用法 
同形反义之“下”字被引量:2
《中国语文》2000年第2期171-173,共3页王柯 
同形反义,是指同一语词具有相反或相对的两种意义。这是汉语词汇史上的特有现象,如上古“乱”可训乱、训治,“沽”可训卖、训买,现代“借”可理解为借出、借人,等等。前代学者自郭璞以来,对这一现象已有所论述,而俞樾、杨树达诸...
关键词:汉语词汇史 施事 受事 人称 对立 上古 郭璞 汉魏六朝时期 现代 相对 
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被引量:439
《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175-184,共10页张伯江 
关键词:双及物 句式语义 动词语义 语义类型 双宾语句 结构式 受事 接受者 句式语法 充分必要条件 
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被引量:67
《中国语文》1999年第1期21-29,共9页俞咏梅 
"在+处所"短语是状语性处所范畴的一种语法形式,这种处所范畴由于语义指向不同,可以有前指施事和后指受事的差别,由于这种关系意义的差别以及动词的制约作用,处所范畴被次范畴化为[起点]、[原点]、[终点]的对立。"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可...
关键词:句法语义功能 语序制约原则 语义指向 主要动词 受事宾语 象似性 关系意义 施事 自然语序 终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