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意义

作品数:289被引量:1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士峰杨华波白锡斌王志南杨夙更多>>
相关机构: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通市通州区西亭小学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小学数学(小学版)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要注重运用数学自身的便利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3年第9期48-48,共1页方运加 
学生开始学习数,以整数为开端,先不涉量或量纲之类的杂事为好。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对一些数字的运用已成习惯,形成了生活中的数量观念,而非数学意义上的数字观念。教师在这个前提下教学1、2、3,应该首先设法明确这几个数字的属性以及序...
关键词:数学意义 稠密性 注重运用 分数 数字观念 相互关系 
要重视对“不完全归纳法”的运用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9年第9期25-26,共2页郑学敏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都知道,小学数学教学一般只告诉学生是什么,而不告诉学生为什么,换句话说,对于小学数学中的定律、性质、法则等知识,教材或教师只是将结论告诉给了学生,让学生运用,没有严格进行数学意义上的逻辑证明。事...
关键词:不完全归纳法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材 逻辑证明 数学意义 推理方法 学生 教师 
谈谈“一道被误解的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及问题推广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年第3期30-31,共2页王晋远 
看了《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7年第7、8期《一道被误解的"数学题"》一文,我觉得原文作者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而轻易下结论说算不上是真正的"数学题",笔者实在不敢苟同。笔者曾撰写过一篇文章,对这类问题给...
关键词:数学题 问题推广 解决问题 标准量 中小学数学 误解 数学意义 解答 解题方法 数学问题 
关于“比喻”的思考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年第Z1期83-84,共2页石荣学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7年第4期《从两则关于方程的比喻想到的》一文,本人读后沉思良久,一番感触在心头。为了完整清楚地表达本人的观点。
关键词:解方程 学生 思考 中小学数学 比喻 钥匙 未知数 案例 教师 数学意义 
也谈“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吗?”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08年第Z1期90-90,共1页方李惠 
看了陈兴琨老师在《中小数学》(小学版)2007年第7-8期读编来往中《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吗?》,该文认为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21页中间的一段叙述语:"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
关键词:长方体 人教版 小学数学 数学意义 桌面 述语 上图 不恰当 教科书 判断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