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口溜

作品数:3779被引量:30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何丽傅雪梅李云李振莲孙恒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语文教师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在具体感受、体验、实践中运用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2019年第7期74-77,共4页徐月 
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而在中国古代,学和习其实是分开的两个词,各有其义。《说文解字》这样来解释:学,觉悟也;习,数飞也。可见,学就是醒悟、明白,属于认识层面;而习则是一次次地练习,属于行为层...
关键词:策略性知识 教学片段 统编教材 顺口溜 程序性知识 
利用顺口溜教写字:基于儿童立场的精准指导
《小学语文教师》2018年第11期47-48,共2页吴善虎 
案例背景 不少老师们在语文课的写字指导环节,常常利用田字格作为辅助工具指导学生写字。在具体书写指导时,则强调笔画要舒展、宽大等,这样的指导看似扎实,实则模糊、不精准,当学生离开了田字格,往往不能用老师教授的方法来书写。
关键词:写字 利用 顺口溜 儿童 辅助工具 语文课 老师 学生 
巧妙辨析易混字
《小学语文教师》2016年第10期77-77,共1页余玒濒 
让学生辨析易混字并纠正错字一直是我的教学难点。为了方便学生记忆和辨析,我把常见的易混字分组编写成以下顺口溜,突出其重点笔画,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学生记忆 教学难点 顺口溜 
三年级学《鹬蚌相争》
《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7期110-111,共2页唐燕 
一、夯实基础,读课文1.揭示课题,解课题之妙。(1)初读课题,明白课题之妙:课题讲清了人和事,简要地交代故事的主要内容。(2)应用图片认识鹬和蚌。讲解"鹬"字,教学生用编顺口溜"长矛大嘴装八口"的方法,快速记住难写部分。(3)...
关键词:《鹬蚌相争》 三年级 朗读课文 自然段 课题 顺口溜 学生 内容 
看我巧记声母“四胞胎”
《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6期76-76,共1页张琳琳 
我在拼音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个区分四个声母的顺口溜:b的屁股撅后面,d的肚子挺前面:q的脑袋伸前面,P的脑袋仰后面。鉴于一年级孩子形象思维占主导的认知特点,我把这几个抽象的字母形象地说成是孩子们熟悉的身体。
关键词:声母 巧记 形象思维 拼音教学 认知特点 顺口溜 一年级 孩子 
顺口溜,溜走了什么
《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2期68-68,共1页刘正生 
拜读了2011年第11期《小学语文教师》上的《识字教学:“点灯”的工作》一文.对作者郝玉梅老师充满敬意的同时,也想就文中提到的顺口溜以字、谜语识字等方法和郝老师商榷。
关键词:顺口溜 识字教学 语文教师 老师 小学 谜语 
顺口溜记汉字
《小学语文教师》2011年第2期78-78,共1页闫敬连 
中国的汉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且有些字非常像。小学生一时很难区分它们,在用时很容易出错,经常把它们混淆。我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汉字本身的规律,帮助学生编了一些顺口溜,以免在用时张冠李戴。
关键词:顺口溜 汉字 小学生 形声字 特征和 
让一年级学生认真听讲的招数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10期79-80,共2页孙娟 
1.节奏转换法。用分解动作,变换节奏,转换注意力。比如编成顺口溜“一二三.放下笔;四五六,抬起头;七八九,看黑板。”老师说出“一二三”.学生齐接说“放下笔”.因为是齐说,跟着“大流”走,所以等说到“七八九”时,基本可...
关键词:一年级学生 听讲 分解动作 转换法 注意力 顺口溜 节奏 
和孩子一起感受汉字的魅力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9期59-60,共2页沈金娣 
暑假里,我细细地翻阅了黄亢美老师编写的《字理教学手册》。手册里非常清晰地介绍了两千多个常用字的由来、本义以及引申义.更可喜的是.黄老师还为每个汉字编了谜语或顺口溜。细读手册让我强烈地感受到汉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化石,是...
关键词:汉字 感受 孩子 字理教学 民族文化 手册 常用字 顺口溜 
编顺口溜学引号
《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7期157-157,共1页杨新昌 
给句子加标点中.有关说话人在句子不同位置的题目,笔者做了总结,编成顺口溜,收效甚大。 说话人的位置有三种情况: 1.说话人在要说的话前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说话形式.我称之为“牵羊式”,用“冒号”。如XX说:“今天的天气真好...
关键词:顺口溜 引号 说话人 句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