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切有部

作品数:109被引量:11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许潇李瑞哲曹彦方立天姚卫群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鲁迅研究月刊》《新疆艺术学院学报》《汉语佛学评论》《河北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宗教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存在、生命与解脱——说一切有部解释“思”的三个向度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5期92-96,共5页叶蓉 
说一切有部对“思”的解释至少有三个向度,分别是存在向度、生命向度与解脱向度。一、思的空间性与时间性存在显明了它的存在向度,其中思与心的共在显明了它的空间性存在,思与有为四相的共在显明了它的时间性存在。二、思的蕴义、食义...
关键词:思蕴 思食 思业 思维 说一切有部 
禅数学与中国佛教修学的初步形成
《宗教学研究》2016年第1期124-128,共5页许潇 
陕西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资助项目(项目编号:S2013YB01)阶段性成果
说一切有部禅数学作为第一种系统性传入中国的佛教典籍,在修(禅定)和学(佛学)两个方面对中国佛教产生影响。后来的中国佛教,不论是对禅的定义,还是对修禅的次第等都基本没有变化,有很多方法都直接沿袭了禅数学的方法。而在义学方面,禅...
关键词:说一切有部 禅数学 禅定 毗昙 
说一切有部俱有因的定义
《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4期182-184,共3页曹彦 
关于俱有因的定义,现今的大多数辞典都是采用《俱舍论》第六卷中的“互为果义”的定义。但实际上这一定义是世亲用来指出有部在理论上存在矛盾的定义,并且受到了众贤的强烈批判。众贤在《显宗论》第九卷中则以“同一果义”来定义俱有因...
关键词:佛教 说一切有部 因果 俱有因 
说一切有部的大乘观念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04年第1期162-165,共4页哈磊 
作为部派佛教的一支 ,有部承认佛乘 (菩萨乘 )的存在 ,并从各个方面对佛、菩萨、波罗蜜道及三乘差别进行了深入详细地阐述与分析 ,本文所做的只是对相关材料的归纳与梳理。
关键词:佛教文化 大乘观念 波罗蜜道 菩萨 
佛教的“二谛”理论及其历史意义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1期71-77,共7页姚卫群 
本文对佛教学说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考察,即:印度大乘佛教的“二谛”理论、印度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二谛”理论的主要区别、二谛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二谛”理论在佛教发展史上的主要作用和历史意义。
关键词:二谛 第一义 《成实论》 中观派 佛教发展 小乘佛教 说一切有部 印度大乘佛教 “空” 般若中观 
早期印度佛教中的蕴与我
《宗教学研究》1997年第1期108-113,共6页魏洪峰 
早期印度佛教中的蕴与我魏洪峰本文详细地回顾了早期印度佛教中“蕴”与“我”概念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并对它们在不同阶段、在各部派佛教中的哲学意涵做了诠释和区别。作者通过对佛教基本概念的起源、演化过程及原因的探讨,以及与中...
关键词:印度佛教 《大正藏》 部派佛教 《奥义书》 婆罗门 原始佛教 说一切有部 五蕴 上座部 诸法无我 
僧肇思想探究
《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3期61-66,共6页伍先林 
僧肇思想探究伍先林僧肇(384—414),俗姓张,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他是我国东晋时期重要的佛学理论家之一。早年研习老庄,尝读老子《道德经》,乃叹曰:“美则美矣,然期栖神冥累之方,犹未尽善。”后见旧译《维摩经》...
关键词:僧肇 物不迁 说一切有部 《肇论》 般若学 涅般木 认识论 本质与现象 鸠摩罗什 虚不失照 
《维摩诘所说经》思想试探被引量:3
《宗教学研究》1996年第1期48-56,共9页伍先林 
《维摩诘所说经》思想试探伍先林《维摩诘所说经》(Vimalakirti-nirdesa-sutra)三卷,或称《维摩诘所说不思议经》、《不可思议解脱经》等,姚秦鸠摩罗什译,此经前后共有三种译本,除罗什译外,还有吴支谦...
关键词:《维摩诘所说经》 大乘佛教 大众部 哲学本体论 无分别 中国佛教 宗教哲学 说一切有部 菩萨行 小乘佛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