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修养课

作品数:34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相关作者:陈友红邓周平钱志发刘华明阎爱武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财贸职业学院江苏科技大学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高等农业教育》《卫生职业教育》《医学教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上好大学新生“第一课”——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模式探索
《科学咨询》2006年第09S期59-60,共2页张路 
重庆三峡学院高教研究所课题<地方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创新与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笔者认为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学实效性,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改革课程内容体系,搞好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在有限的课时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
关键词:大学新生 思想品德修养课 教学模式 
“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初探被引量:16
《中国大学教学》2006年第7期37-38,共2页钱志发 邓周平 刘华明 
一、“思政课”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提出 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下同)教育教学,是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列宁曾说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需要“灌输”的.所以,“思政课”教育的理论性很强。...
关键词:实践性教学环节 教学改革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品德修养课 价值观教育 大学 教学手段 
教好思想品德修养课 做好大学新生的思想转变工作
《卫生职业教育》2006年第12期26-27,共2页白玉珍 
通过教学活动,使大学新生尽快消除想像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带来的失落感;使其尽快做好角色的转变,积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使其尽快培养生活自立能力,积极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使其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以积极的心态与他人交往。
关键词:思想品德修养 大学新生 思想转变 
谈谈复合型军人思想品德修养课的建构
《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43-45,共3页鲁笑英 
关键词:复合型军人 思想品德修养课 课程设置 中国 
专升本后怎样上好思想品德修养课
《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A02期110-111,共2页曹玉凤 
关键词:专升本 思想品德修养课 本科教育 专科教育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 人才培养 
活跃"两课"教学,"参与"方式为佳被引量:1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61-63,共3页艾德文 高金龙 
提升高校"两课"教学水平和效果的一条重要路径,是实施参与式教学。为此,应树立"参与"的理 念,明确"参与"的意义,分清"参与"的类型,掌握"参与"的方法。
关键词:高校 “两课”教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思想品德修养课 参与式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教学理念 
浅谈“思想品德修养”课的讲授方法
《北京教育(高教)》2004年第6期31-32,共2页高翠兰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大学生健康成长为主线,以人生观教育为重点,遵循大学生思想道德变化、形成和发展规律,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思想、政治、道德、学习、心理和成才问题,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旨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 讲授方法 大学 教材内容 价值观念 
论“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模式、方法与设计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78-79,共2页吴泉 吕岩 刘宪德 
"思想品德修养"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接受者,教师只对学生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提高"思想品德修养"课程的质量,是切实有效培养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重...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 教学设计 
上好思想品德修养课 培养德能勤绩优秀人才
《交通职业教育》2003年第4期35-35,37,共2页陈玲 
在大专院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是我国长期以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全面打造德、能、勤、绩优秀人才的重要保证。在加强道德教育方面,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都先后有过许多明确的指示。
关键词:思想品德修养课 道德教育 大专院校 备课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跟踪调查比较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141-143,共3页吴绍琪 杨群华 
重庆市教委"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工程"资助项目(2000-25)
分析比较重庆大学思想品德修养课改革近三年的教学状况,从具体调查数据中证实改革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并进一步思考推进高校思想品德修养课程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思想品德修养课 改革 效果 薄弱环节 改进思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