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日

作品数:122被引量:5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唐晓强王伟方刘志华唐乐为仝帆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地理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用地球公转图引导学生理解恒星日与太阳日
《地理教学》2017年第5期35-36,共2页王乾维 
高考的导向使不少教师的教学非常有“针对性”,即考啥讲啥,不考不讲,认为多讲一点就是浪费时间。这样做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在应对高于基础知识的题目时,反而对学生不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己所能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少一点功利...
关键词:地球公转图 思维发展 恒星日 太阳日 
手表上“一分钟” 突破教学难点
《地理教学》2008年第10期43-43,共1页段金叶 
太阳日与恒星日是地球自转周期中的一个教学难点:我在本部分内容的处理上,是借助手表,让学生观察秒针绕分针运动一周,比较秒针一周的周期与秒针绕分针转动一周的周期,以观察手表的活动展开的。
关键词:教学难点 手表 自转周期 恒星日 太阳日 学生观 地球 
巧打形象比喻 他山之石攻玉
《地理教学》2008年第6期45-45,共1页王晨光 
地理学科中有一些概念和现象,因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或内涵十分丰富,学生难于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师若能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或经验,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则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效果。试举例如下。 区分恒星日与太阳日,关键...
关键词:比喻 形象 公转轨道 恒星日 地理学科 生活经验 方位变化 太阳日 
巧设演示活动 轻松化解难点
《地理教学》2002年第9期40-41,共2页杜志忠 
恒星日与太阳日是高中地理上册的难点,虽然课文中配有示意图,但许多学生仍然感到过于抽象,难以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笔者设计了以下的演示活动。把平面的、孤立状态的示意图转化为立体的、连续的运动。实践证明,这一演示活动使学生...
关键词:演示活动 高中地理 恒星日 太阳日 
“恒星日和太阳日”教学构思
《地理教学》2001年第7期25-25,共1页辛锁才 
关于“恒星日和太阳日”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易掌握。在教学实践中,我采取了分五步走,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太阳日 恒星日 教学构思 循序渐进 学生 教学实践 方法 
巧引名诗名词 学习有情有趣
《地理教学》2001年第5期42-42,共1页朱冬良 
在讲地球的运动时,可由王勃诗句“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设问:“此句中‘星移’的原因是什么?”从而自然引入地球的运动,在讲完地球自转的周期和速度后,可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作小结,并要学生分析该...
关键词:太阳日 学生分析 小结 学习 地理 周长 导入 巡天 赤道 地球 
运用自制教学模型讲清“恒星日与太阳日”
《地理教学》1998年第4期27-27,共1页吴锡镇 
高一学生,由于数学立体几何知识尚未接触,加之原初中地理知识掌握不牢固,故空间想象力较差,对理解“恒星日和太阳日”有一定难度。教学中,采用一般教学手段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为克服这一难题.多年来.我把图示教学转换成模...
关键词:太阳日 恒星日 教学效果 模型教学 教学中 图示教学 初中地理 自制 知识 教学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