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宋

作品数:108被引量:4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祁国宏彭安湘赵敏俐侯文学张洪兴更多>>
相关机构:北方民族大学湖北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赋圣宋玉》与一位风流儒雅的高洁者
《博览群书》2023年第3期30-36,共7页李婉珊 陈啸 
宋玉历来被人熟知是因其开创了赋体文学,以及在史书中与屈原并称的“屈宋”名号,然李白有诗《感遇其四》赞叹宋玉“宋玉事楚王,立身本高洁”,杜甫有诗《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赞美宋玉“风流儒雅亦吾师”,可见除才子“赋圣”之外,还有诠...
关键词:风流儒雅 长篇历史小说 赋体文学 长江文艺出版社 感遇 赋圣 宋玉 屈宋 
以赋构事,以仁为核,“章回”新用——评何志汉的长篇小说《赋圣宋玉》
《长江文艺评论》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冯晖 
古代文学史上,最早对宋玉做出记载和评价的是司马迁。后来,刘向、班固、王逸都对宋玉有介绍。两汉对宋玉的评论呈现出一个共同特点:批评家们都没有将宋玉作为一个独立的批评对象,而且都将宋玉的人品和文品置于屈原之下。到了南朝刘勰,...
关键词:古代文学史 《文心雕龙》 屈宋 章回 文品 屈平 宋玉 骚赋 
汉赋:极具中国特色的赋体巅峰之作被引量:1
《中国民族》2022年第2期67-72,共6页许结 
"凡一代有一代文学之胜: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王国维)作为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新文体,"铺采摛文""体物写志"的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也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作为"...
关键词:司马相如 汉赋 汉代文学 文体形式 文学语境 汉大赋 屈宋 骈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屈宋文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时代教育(中旬)》2021年第8期0231-0232,共2页黄冰清 李有梁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开发和实施“屈宋文学”校本课程,意义甚大。该课程应有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层面的开发目标,以屈原和宋玉相关的文学作品、史传资料、民间传说、名胜古迹和民情风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要注重教材的编写,选择多种...
关键词:核心素养 屈原 宋玉 校本课程 
依《诗》为骚与两汉拟骚文学的艺术走向——兼论刘勰“《九怀》以下,遽蹑其迹,而屈宋逸步,莫之能追”的文学理据被引量:1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2-17,共6页侯少博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两周乐政与乐官的文学活动研究”(15CZW011)
屈原楚骚以外物之神性取象,两汉拟骚以外物之德性取象;屈骚多取象于自然,拟骚多取象于典籍;屈骚取象于宗教巫术,拟骚取象于思想学术;屈骚多用比兴,拟骚多用铺陈;屈骚抒发诗人激烈的情感,拟骚侧重讽谏以及怨情之消解:以上既是屈骚到拟骚...
关键词:屈原 楚辞 拟骚 九体 文学流变 
广博精专,缉熙于学——评《宋玉研究资料类编》被引量:1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2015年第2期405-409,共5页亓晴 
宋玉是战国末年楚国著名辞赋家,与屈原并称"屈宋",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文人文学创作的先行者和赋体文学的开创者之一。其事迹作品向来受到后世学者的广泛关注,因而留下了大量研究资料。刘刚教授等学者编纂的《宋玉研...
关键词:类编 缉熙 赋体文学 中国文学史 屈宋 后世学者 文学创作 编排体例 《九辩》 版本情况 
窃攀屈宋宜方驾——主编《湖北文学通史》札记
《长江丛刊》2015年第15期49-59,共11页王齐洲 
湖北省作家协会组织编写《湖北文学通史》是一项重要文化建设工程,必将载入史册。该书描述湖北文学发展的全部历史,时间上贯通古今,空间上关注湖北全境,同时注意到行政区域的历史变动。其主要描写对象是湖北籍作家及其作品,因为是他们...
关键词:文学传统 文化建设工程 描写对象 文学创作 庾肩吾 宋宜 古代文学 阴铿 编撰者 屈宋 
“屈宋长逝,无堪与言”——李白的屈宋接受析论
《山花(下半月)》2015年第4期116-118,共3页祁国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楚辞接受史”(项目批准号:13XZW0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李白其人其诗乃古代文学史与文化史上的奇迹,清代龚自珍《最录李白集》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白始也。其斯以为白之真原也己。”道出了李白特立独行的精神气质...
关键词:李白 古代文学史 诗歌创作 精神气质 特立独行  文化史 龚自珍 
唐代屈宋接受之地域性考论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0年第12期26-28,共3页祁国宏 
唐代诗文创作接受屈宋辞赋影响之迹甚明,考察其接受之地域性可从两方面见其梗概,即楚地本土作家与过境楚地或留滞于楚地的作家在诗文创作中接受屈宋各有特色。前者多因生于楚地而产生的情感认同而接受屈宋,后者多因楚地风物感发其怀土...
关键词:唐代文学 屈宋 接受 地域性 
唐代屈宋接受之普泛性考论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30-31,共2页祁国宏 
唐代诗文创作接受屈宋辞赋影响之迹甚明,考察其具体表现可见两端,即普泛性与地域性特点。接受之普泛性可从唐人关乎诗文的种种言论及屈宋辞赋在唐代的传播流布得以确证,并表现出两点特征:其一,就历时性而言,从初盛唐至中晚唐,虽...
关键词:唐代文学 屈宋 接受 普泛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