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演进

作品数:24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王群钟涛洪静云李文学孙金燕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语文建设》《甘肃高师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译者身份差异与清末民初翻译戏剧的文体多样性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79-85,154,共8页李向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学术现代化进程研究”(21&ZD263)阶段性成果;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清末民初汉译文学文体演进研究(1898-1919)”(2023CWX033)阶段性成果。
清末民初的翻译戏剧,语言上文言、白话并存,文体上戏剧、小说兼具,呈现出戏剧转型期特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从史的角度看,先后登场的留学生/新剧家译者、通俗小说家译者、新文学家译者,因其不同的文化立场和思想观念,既赋予戏剧译本丰...
关键词:清末民初 翻译戏剧 文体演进 译者身份 
探研中国报告文学文体早期发展路径(1898—1936)
《理论界》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朱琳 张勇 
本文针对近代以来中国报告文学文体的孕育与初步发展路径作整体的概览,尝试通过纵向的历时性梳理,对中国报告文学文体发展初期情况进行描述,以期展现19世纪末至全面抗战前夜中国报告文学作为独立文体的发展风貌及所体现的相应的文体观...
关键词:报告文学 文体演进 发展路径 
形象、记忆与诗笔:论晚清日记的自我书写倾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2-72,共11页曹天晓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代日记文献叙录、整理与研究”(18ZDA259)。
中国古代日记脱胎于史书,本偏重公共史料性。晚清时期,部分士人偏好在日记中以文学性方式抒写个人化内容。在表达功能方面,注重使用文学笔法塑造自我形象,体现了创作者的主体意识;在写作主题方面,更加关注心灵世界,对情感记忆的书写尤...
关键词:晚清 日记文学 自我书写 文体演进 
中学写作教学核心知识重构的逻辑起点--基于教学文体演进的厘定被引量:2
《语文建设》2023年第11期20-24,共5页邓春莲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文体以表达方式为分类标准,因性质和类属两个层面的偏移,写作教学核心知识开发长期陷入静态、虚假和割裂的困境。为突破这一困境,21世纪初学者们尝试以写作目的、写作媒介、写作功能等为标准划分教学文体,但分类标准较...
关键词:教学文体 分类标准 写作教学 核心知识 
交往记忆、文体演进与功能转型——回忆性文本序列中的《回忆鲁迅先生》被引量:1
《现代中文学刊》2022年第5期107-112,共6页赵坤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文学回忆录’的整理与研究”(18BZW126)的阶段性成果。
萧红对鲁迅的纪念文章涉及书信、散文、诗歌、戏剧等多种文体多个文本,构成了萧红独特的回忆文本序列。《回忆鲁迅先生》是其中的第8篇(公开出版共9篇)。从写作的时间跨度与地理迁移情况看,该文具有典型的回忆性文本特征,其叙述主体与...
关键词:萧红 《回忆鲁迅先生》 文体演进 回忆文 交往记忆 
北宋诗文革新视野下的赋风演进——以欧阳修与梅尧臣辞赋创作为中心的探讨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35-42,共8页袁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7AZW004):宋代文学史料学研究。
欧阳修与梅尧臣作为北宋诗文革新的代表人物与中坚力量,不仅在诗文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辞赋创作中二人也独擅一时,成为北宋赋风变革的关键。然欧、梅各自的辞赋作品也独具面貌,相互之间又有着某种同而不同的风格关联,尤其是...
关键词:欧阳修 梅尧臣 诗文革新 辞赋 文体演进 
古代文学教学设计中的文体演进与衔接问题
《甘肃高师学报》2019年第1期77-80,111,共5页陈振兴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学现象中梳理出文体演进的基本线索,再让学生思考这些文学创作规律和文学现象之间的演进与衔接问题。以四言诗为例,《诗经》代表了四言诗早期成就,两汉时期由于三家诗和四家诗的普及,作家们熟练运用...
关键词:古代文学 教学设计 文体演进 衔接 
论我国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的文体演进被引量:3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67-69,共3页李文学 
河西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非虚构写作的新闻实践研究"(QN2017020)阶段性成果
非虚构写作,也被称为"叙事新闻"。我国非虚构写作新闻实践的文体演进,既得益于国内写实主义文学传统和报告文学的滋养,也受益于西方"新新闻主义"思潮的影响,并在集"文学性"与"新闻性"于一体的"新闻特稿"这里找到了文体演进的源头。非虚...
关键词:非虚构写作 新闻实践 文体演进 
“钱塘施耐庵的本”是南曲词话本——从文体演进终解《水浒传》题注“施耐庵的本”
《菏泽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1-17,共17页宋伯勤 潘华平 
以历史文化轴线定位人物,顺着元、明文化发展轴线,推演《水浒传》说散文体演进过程,揭示"施耐庵的本"南曲词话文体真实,还原罗贯中《宋江》古本是"词话说散兼容文体",其题注"钱塘施耐庵的本",是说明作品词曲的南曲音韵。
关键词:水浒传 施耐庵 南曲 词话 文体 
志怪、志人小说的现实化:对唐传奇文体演进的一种描述——现实视域下志怪、志人小说至唐传奇的文体演进论被引量:1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年第6期164-171,共8页周哲达 
以现实为视域,志怪、志人小说的文体演进可以概括为志怪、志人小说的现实化。唐传奇之所以能够实现文体独立与小说作者对于现实开掘与理解的深刻转变密不可分。志怪小说至唐传奇,描写的内容由想象为基础的幻想世界之朦胧逐渐过渡到以现...
关键词:唐传奇 志怪小说 志人小说 现实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