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等教育

作品数:13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万超刘启华刘丽华谢定均高峰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成都益林管理咨询公司广东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科技信息》《教育科学文摘》《大学教育》《江苏高教》更多>>
相关基金:世界银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联袂下理工科高等教育反思:认知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大学教育》2025年第7期20-26,38,共8页李德强 蒋凌云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教育改革重点项目“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课程导师制研究与实践”(JG30621005)。
人工智能在看似出色的性能表现下极具不确定性,可能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效果产生难以预料的影响,尤其是对抽象思维等能力要求更高的理工类学科。文章通过阐述人工智能认知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分析人工智能数据处理和高效算法的确定性...
关键词:人工智能 理工科教育 人工智能认知 创新思维 
北京理工大学
《中华魂》2021年第9期F0003-F0003,共1页
北京理工大学的前身是1940年创建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毛泽东同志曾亲自题写校名。延安创校时期,李富春、徐特立、陈康白、李强等先后担任校长。自然科学院的创建,开启了党组织领导理工科高等教育的...
关键词:北京理工大学 理工科大学 自然科学院 徐特立 理工科高等教育 党组织领导 校名 延安 
李比希学派及其对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131-135,共5页阮飞 包金小 徐鹏飞 谢敏 郜建全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Y2016001)。
李比希学派是创立于十九世纪的最具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其诞生与发展对世界化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世界化学和化学教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者概括介绍了李比希生平、李比希学派的诞生与发展、主要成就和影响、以及其教育理念对...
关键词:李比希学派 理工科 高等教育 
广州理工科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主要城市间的比较被引量:1
《高等理科教育》2017年第5期42-46,66,共6页赵锋 买琳燕 
文章以北京、上海、西安等8个主要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广州地区理工科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广州现有的理工科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其经济地位不相称,与城市发展定位严重不相匹配,薄弱的理工科高等教育成为城市发展的"软肋",广州...
关键词:理工科高等教育 布局结构 分析与对策 
中韩理工科高等教育的横向比较研究被引量:1
《科技信息》2013年第35期103-,123,共2页李龙镇 
本文从多个层面、多重视角对中国和韩国高校理工科大学生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横向比较研究,主要是阐述了韩国高校理工科大学生教育的状况,并与中国高校理工科教育状况进行了横向比较。因此对研究高校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韩 理工科 高等教育 
理工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教育与职业》2010年第23期189-190,共2页贺秀玲 
在新时期,高等理工科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理工科教育应突破原有的以理为主、以专业为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德育为先过渡,尽量开展通识教育和创新教育,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新时期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具体来说...
关键词:高等理工科 教学改革 通识教育 创新教育 
与理工科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两组基本概念
《教育科学文摘》2009年第4期9-10,共2页刘启华 马万超 
“科学、技术、工程”和“学科、专业、产业”是两组彼此含义不同而又密切关联的基本概念。日常含糊而并列地使用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学科专业等概念,往往会导致学理上的很大歧义。理清这两组概念,对于理工科大学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教...
关键词:工科高等教育 概念 科学技术 工程技术 学科专业 理工科大学 工科院校 学科建设 
刍议与理工科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的两组基本概念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82-86,共5页刘启华 马万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2BZX023);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基金(L2-004)
"科学、技术、工程"和"学科、专业、产业"是两组彼此含义不同而又密切关联的基本概念。日常含糊而并列地使用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学科专业等概念,往往会导致学理上的很大歧义。理清这两组概念,对于理工科大学尤其是工科院校的教学、科...
关键词:科学 技术 工程 学科 专业 产业 
我国理工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目标模式的构建被引量:2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530-533,共4页宫福满 郑伦仁 谢定均 张开洪 高峰 
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82A01011)部分成果
依据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现实,提出重构我国理工科高等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认为这种创新人才培养环境模式的构建应该着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外部环境建设,主要通过提高认识,建立...
关键词:理工科高等教育 创新人才 成长环境 目标模式 
走进不列颠大学——英国理工科高等教育考察被引量:2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1-5,共5页郭钟宁 
文章介绍了英国高等院校理工科教育的教学体系、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管理方法,比较了中英两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差异,从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对两国高等理工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英国 高等教育 理工科 教学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