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滨孙漂流记

作品数:435被引量:11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朱宁曹雪峰张德明陈影王爱菊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语言文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元分析视角下自改翻译语言特征研究——基于《鲁滨孙漂流记》的考察被引量:2
《外语导刊》2024年第2期101-110,160,共11页赵秋荣 吕瑶琪 
第十一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翻译家自我修改研究”(ZGWYJYJJ11Z031)。
本研究基于《鲁滨孙漂流记》徐霞村1937年初译本和1959年修改本,建立自我修改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从15个语言特征入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探究自改语言特征变化及其规律。研究发现:与初译本相比,修改本简化趋势减弱...
关键词:徐霞村 鲁滨孙漂流记 自我修改 多元分析 规范化 显化 简化 
大众文化与晚清《鲁滨孙漂流记》的中国化被引量:2
《中国比较文学》2022年第1期154-168,共15页石燕 
大众文化是《鲁滨孙漂流记》中国化中隐形而不容忽视的支配力量。从粤语插图译本《辜苏历程》到白话报刊《大陆报》译本《鲁滨孙漂流记》,进而到画报插图通俗读物《无人岛大王》,晚清《鲁滨孙漂流记》的中国化离不开插图和报刊等大众媒...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 大众文化 《辜苏历程》 《大陆报》译本 《无人岛大王》 
叙事学视角下译者声音研究——以《鲁滨孙漂流记》中译儿童读本为例
《海外英语》2021年第14期35-37,共3页周以 
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2019年科研课题“《鲁滨逊漂流记》中译儿童读本叙事结构重建研究”(SCWY19-30);内江师范学院2019年度校级科研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欧美儿童文学经典在中国的重译研究”(2019YB13)。
译者声音研究是译者主体性研究和描述性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将成人文学经典《鲁滨孙漂流记》翻译为儿童读本的过程中,译者通过在副文本和文本中显露自己的声音,来应对源文本和目标文本不对称给读者带来的挑战,以达到调整文...
关键词:叙事学 译者声音 《鲁滨孙漂流记》 中译本 儿童 
《鲁滨孙漂流记》多译本的历时对比研究——对“重译假设”的再讨论被引量:2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年第3期51-57,共7页于海岩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现代文学翻译重译的历时研究"(2015QN20)
重译假设旨在从历时译本中发掘重译变化的客观规律。重译本绝非对原著的一元回归,其最终形态会受到目标语语境中多种复合因素的制约。本研究以《鲁滨孙漂流记》20世纪30-90年代的三个经典译本为例,讨论目标语语言环境变化对译本形态产...
关键词:重译假设 重译本 消极译本 目标语言规范 
拉丁文的社会史
《读书》2017年第6期77-85,共9页高峰枫 
《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和星期五一道,从食人生番手中救下一名欧洲人。这时距小说结尾只有六十页(牛津大学出版社二00七年版),岛上才出现了一个欧洲人。“我的仆人星期五向他们开火,我拔出刀,把捆住这可怜人的旗子砍断,松开...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 社会史 拉丁文 牛津大学出版社 小说结尾 欧洲人 星期 
改写理论视角下《鲁滨孙漂流记》汉译本的比较研究
《特立学刊》2014年第6期60-64,共5页彭凤英 
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是重译最多的英国经典长篇小说之一。在我国,该书有三个不同的汉译本,分别是清末民初时期的林纾和曾宗巩合译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徐霞村译本、改革开放后的郭建中译本。以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视角研究三个译本...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 翻译 改写 改写理论 
《鲁滨孙漂流记》两汉译本的译者风格研究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第07Z期77-78,共2页宓秀梅 
《鲁滨孙漂流记》看似无荡气回肠的情节,也没有超拔诱人的写作技巧,更无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但它作为笛福的代表作,却在英国现实主义潮流中炸开了第一声春雷。18世纪英国的文学巨匠丹尼尔·笛福是其中一位,他以独特的风格将丰富的内容...
关键词:鲁滨孙漂流记 笛福 现实主义小说 汉译本 风格研究 世界文坛 文学巨匠 一声春雷 郭建中 目标语读者 
从归化异化角度看《鲁宾孙漂流记》的三个汉译本被引量:2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94-96,111,共4页王语昕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基金项目(11JK0400S)
在英汉翻译中,既可采用归化的翻译方法,又可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译者应该根据文章的不同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方式,这样才能让译文的读者既能清楚地理解译文的含义,又能了解原文所蕴含的文化负载。
关键词:归化 异化 文化差异 《鲁滨孙漂流记》 
名著导读《<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的缺失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年第4期115-116,共2页李立德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在名著导读中选讲了《鲁滨孙漂流记》,认为这个形象体现了处于上升阶段资产阶级的开拓精神,并且强调了小说叙事的真实性效果。事实上,这个作品在学术界已经被重新阐释,笛福对鲁滨孙探险的塑造,其实是为帝国的殖民行...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 鲁滨孙 缺失 
意识形态对翻译的操控——《鲁滨孙漂流记》译本的实证研究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第11期49-51,66,共4页王琴 徐剑 
本研究以Robinson Crusoe在历史上出现的19个中文全译本为对象,是意识形态对翻译操控的实证性研究。从对译本序跋的分析显示了不同时期主流意识形态下译者或序作者对原作的不同理解。此外意识形态对不同时期的翻译策略也产生特定的影响...
关键词:意识形态 翻译 序言 翻译策略 《鲁滨孙漂流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