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偶得

作品数:110被引量:1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郭宇铭朱胜强韩冰季晓丽徐蕾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外国语学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妙手偶得
《读书》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戴建业 阿梗(图)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陆游《文章》一诗中这几句名言,揭示了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无意识现象:许多杰作来于作家突然的灵光闪现,而非“两句三年得”的劳神苦思。虽说“天成”之文出自“妙手”,猝然“偶得”端...
关键词:陆游 文学创作 天成 苦思 无意识现象 灵感 
油菜花 遗世独立,妙手偶得
《西藏旅游》2024年第3期52-59,共8页杨馨宇 张振启(图) 阿拖施晓君(图) 
白朗,盛夏的清新与惊艳。西藏的夏天,漫长与短暂交织缠绕;漫长的雨季,似乎无法散尽的流云缠绕镜头前的一众雪峰,水汽氮氯的清晨在轮胎甩起露水的一瞬间漫长地开启。而短暂的瑰丽就藏在转眼而过的夏天之中,那是雪山浮出云层的瞬间,是赛...
关键词:白朗 油菜花 原野 日喀则 高原 荒凉 缠绕 流云 
妙手偶得——即兴表演在话剧表演中的作用
《新世纪剧坛》2023年第3期17-20,共4页刘欣佟 
即兴表演是伴随着古希腊、罗马古典戏剧表演而出现的一种现场表演方式。虽然演员也有脚本和台词作为表演依据,但现场表演主要依靠演员的即兴表演,将剧情和角色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到了17世纪,随着意大利即兴喜剧的迅速兴起,即兴...
关键词:话剧表演 即兴表演 现场表演 即兴喜剧 假面戏剧 古典戏剧 现代话剧艺术 表演者 
“本手”多参悟“妙手”偶得之--对2022年新高考Ⅰ卷第12题的求解分析
《中学数学研究》2023年第4期28-30,共3页何灯 叶诚理 
2022年的新高考Ⅰ卷的语文试卷作文部分向我们科普了围棋中的三个术语:本手(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棋道,蕴含万般变化,万般计算,如人生之道,亦如解题之道....
关键词:语文试卷 棋道 高考 围棋 人生之道 妙手 科普 数学试题 
艺术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山西教育(幼教)》2023年第4期74-75,共2页安康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该理念在教育实践当中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为中小学、幼儿教育改革提供了一条具有较高探索价值的实践路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到,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
关键词:教育家陶行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生活即教育 幼儿美术教学 感性经验 周围环境 幼儿教育改革 实践路径 
本手常驻,妙手偶得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22年第25期25-26,共2页虞诗彤 
本手是基础,是鹰飞翔而不可失的翅膀,是豹疾奔而不可无的四肢,是歌手的歌喉,是舞者的双脚。妙手是创造,是鹰在空中漂亮的回旋,是豹出其不意的纵身一跃,是歌手千万次锤炼后的高音,是舞者翩若惊鸿的一转。本手应常驻,基础不可缺席。
关键词:翩若惊鸿 出其不意 缺席 妙手 舞者 歌手 
奔好本手棋妙手偶得之
《围棋天地》2022年第16期112-112,共1页张眉平 
围棋不仅是一项充满智慧的游戏,也蕴含着“舍与得”“先与后”“大与小”等丰富的历史、哲学、艺术内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品。人生八雅情。琴棋书画与诗酒花茶。善棋者筹谋睿智,善酒者情逢知己。山西省大同市围棋协会在做好围棋...
关键词:围棋文化 山西省大同市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商业化运作 琴棋书画 围棋协会 对外交流 充满智慧 
妙手偶得的黄茶
《现代养生》2021年第21期57-58,共2页薛冰 
中国是一个茶文化极为丰富的国家,茶的种类繁多,又根据其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发酵过程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大类。相较于其他五大类茶叶,黄茶的受众较少,仿佛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黄茶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有芽茶与...
关键词:黄茶 黄大茶 茶文化 黄小茶 青茶 红茶 绿茶 茶叶 
妙手偶得--吴子复集《好大王碑》联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21年第11期6-13,共8页薛元明 
吴子复是当代隶书大家,亦是广东书法重镇。南粤一地的隶书大家有很多,从李文田、梁启超到林直勉、胡汉民,代有人才,各有所宗。吴子复亦位在其列,主攻《好大王碑》,且藏有精美拓本,朝夕相对,刻苦临池。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吴子复老先...
关键词:李文田 胡汉民 吴子 当代隶书 梁启超 《好大王碑》 书法 
见微知著妙手偶得——浅谈中年级多元化微作文的有效策略
《教育》2021年第34期31-32,共2页王建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二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 不拘形式 习作教学 有效策略 微作文 语文课程标准 中年级 多元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