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译

作品数:385被引量:37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安华李春辉焦力群马妍郭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海洋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哈斯宝《新译红楼梦》节译原则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116-124,共9页齐风华 乌日力嘎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项目“中华文学经典与本子故事关系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金项目(项目编号BS494)的阶段性成果。
在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背景下,文学翻译活动非常活跃。蒙古族著名翻译家哈斯宝翻译的四十回本《新译红楼梦》是《红楼梦》翻译史上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译本。译本遵循若干节译原则,以宝黛爱情故事为主线,保留起铺垫作用的人物和情节,删...
关键词:哈斯宝 《新译红楼梦》 《红楼梦》 节译 
《维吉尔之死》节译
《文化与传播》2024年第4期56-75,共20页 梁锡江(译注) 
2019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重大项目“布洛赫名著《维吉尔之死》的中文全译本”(19JHQ005)。
《维吉尔之死》全书共分四章,情节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描写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临终前十八个小时内对人生以及艺术的价值反思。第一章“水——抵达”描述了身患重病的诗人抵达布林迪西姆港口的情景,展现了维吉尔所属的外部世界。船队—...
关键词:维吉尔 船队 贫民区 
《李安德日记》节译之六
《清史论丛》2024年第1期261-271,共11页李华川(译) 
这段日记记录了李安德1748年9月27日至1749年2月22日这近5个月在四川的活动。经历了1746年的教案之后,此一时期处于相对安宁的阶段,李安德用不少精力处理教民的背教问题。显然,他的态度是较为宽容的。
关键词:李安德 教案 安宁 
《儒林外史》节译本汉语乡土语言英译群体的译者行为比较研究被引量:2
《山东外语教学》2024年第2期115-125,共11页黄勤 王琴玲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写作与翻译互动关系的林太乙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2BYY020)和“华人离散译者中国文化译介与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BYY017)的阶段性成果。
汉语乡土语言土味浓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意象和异质成分,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本文梳理了《儒林外史》三个典型的华人离散译者节译本中的乡土语言英译文,分析其乡土语言英译策略的异同。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探究这...
关键词:《儒林外史》 节译 乡土语言 华人离散译者群体 译者行为批评 
《李修善:传教士与圣徒》节译
《长江文史论丛》2023年第1期199-219,共21页W.T.A.Barber 陈雅颀(译) 陈新立(校) 
李修善(David Hlli),1840年出生在英格兰约克郡(York)的一个基督徒家庭。1865年,李修善受英国循道公会(Wesleyan Mthodist Mssionareiy Society)派遣,前往中国湖北省武汉传教。李修善在华31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湖北省度过,19世纪60至9...
关键词:循道公会 广济 基督徒 传教士 修善 圣徒 约克郡 英格兰 
汤姆斯汉学翻译中的异化现象——以《三国演义》和《今古奇观》英文节译为例
《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第4期227-240,共14页彭文青 
苏州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专项项目“明清话本文学中的大运河文化译介研究”(项目编号:21JNWH017)阶段性成果。
在中国文学外译历程中,汉学家译者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彼得·佩林·汤姆斯(Peter Perring Thoms,1790-1855)以其异化的翻译风格和独特的文化视角,在19世纪古典汉学常见的归化范式中独树一帜。文章以汤姆斯1820年选译并出版的两部中国...
关键词:汤姆斯 汉学家译者 《三国演义》 《今古奇观》 
川西高原石棺墓的构造和变迁(节译)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75-81,156,共8页 王亭亭 王蔚(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公元前一千纪青藏高原东南麓石棺墓与北方草原文化联系研究”(项目号:19CKG015);西藏民族大学校内科研项目“青藏高原东部地区日文考古学成果的翻译与研究”(项目号:21MDY06)阶段性成果
四川西部的川西高原地区分布有史前时代石棺墓。文章通过对此前尚未分析过的石棺墓构造进行型式分类,从功能论的角度推测其型式变化。通过对比无随葬陶器墓和有随葬陶器墓的随葬青铜器,可假设前者比后者时间更早。关于随葬陶器,则通过...
关键词:石棺墓 川西高原 构造型式 随葬陶器编年 长城地带青铜器文化 
耶稣并非空中无色——李提摩太节译《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动机之考辨
《基督教文化学刊》2021年第2期208-230,共23页杨靖 
一、引言李提摩太是19世纪英国浸礼会传教士,1870年来华,随后开展了长达45年的传教活动。在华期间,他不仅大量译介西学,还致力研究中国大乘佛教典籍并有多部译著,《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下简称《心经》)就是其中的代表。然而,对于玄奘...
关键词:大乘佛教 传教活动 李提摩太 《心经》 传教士 波罗蜜 般若 王鹏 
论“民族魂”的传扬——鲁迅杂文英译对比研究启示被引量:2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1年第2期195-201,共7页邵毅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级项目“鲁迅作品英译研究:以文学和政治为视角”(编号:2018114041)。
鲁迅先生的杂文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历史意义,它们见解深刻,鞭促时代,为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提供指南,其英译状况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对杨宪益、戴乃迭与卜立德的3部译著中的鲁迅杂文英译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各译本特点,考察它们在译本...
关键词:鲁迅杂文 翻译 文学性 思想性 学术型翻译 节译 
临床语言学入门(节译)
《语言战略研究》2021年第6期67-78,共12页 周德宇 梁丹丹(译) 方小兵(校) 
作为语言研究的重要领域,临床语言学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与句法学、语义学等分支学科相比,受到的关注尚显不足。本文主张进一步整合临床语言学与普通语言学,因为很多知识和方法是临床语言学家与语言学其他领域的学者共享的。我们首先审...
关键词:临床语言学 语言障碍 言语障碍 言语和语言治疗 人际交流循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