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探

作品数:2608被引量:187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姚学宁曹加明汪荣王晶代刚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学教育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孔乙己》叙述视角窥探
《文学教育》2022年第11期58-60,共3页刘冰冰 严俊燕 
解读小说应关注作者选取的叙述视角,不同的叙述视角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孔乙己》以咸亨酒店小伙计的视角,夹以成人"我"叙述了孔乙己可笑又可悲的命运,见证了周围人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无情嘲笑.因此解读《孔乙己》时应从小说的叙述...
关键词:《孔乙己》 叙述视角 苦人形象 社会凉薄 
从炼字的角度窥探杜甫诗歌的惊人之语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22年第7期48-50,共3页杨亚民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杜甫诗歌专题教学研究》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20]GHB2819)成果。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本人和他的作品对中国的文学和文化都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诗歌创作把语言的追求与生死联系起来。这种惊人之语在他的诗歌里,一方面体现在语言的传神上,古人说“老杜炼神”,但是...
关键词:杜甫 炼字 动词 浑融 
从英美文学中窥探西方现代化进程 --评《英美文学与西方现代化进程》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20年第17期166-166,共1页汪雅雪 
西方现代化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表现为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在这一系列演变过程中,文学作为社会历史的产物,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社会生活和精神状态的折射,足以成为观照西方现代化进程的一面明镜。然而为何从...
关键词:英美文学 现代进程 西方文学 西方现代化 地域社会 英美两国 现代化进程 窥探 
从《藤野先生》中的副词窥探鲁迅心境
《文学教育》2019年第6期26-27,共2页何欢 
《藤野先生》是鲁迅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他用仙台学医的经历来铭刻自己人生旅途中的重要印记。他在日本留学时和再次回忆往事时的心境是很不一样的,本文尝试通过副词去探索他的心境,主要有三个方面:无法隐藏的失望、理想路上的彷徨、...
关键词:鲁迅 《藤野先生》 副词 心境 
窥探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文学教育》2018年第24期13-13,共1页张毓 
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基础,以言语教学论为依据、从教学实际出发,准确把握语文教师授课心理,对教学中的言语实践活动进行归纳与总结,启发教师在言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正确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言语实践能力。
关键词:言语实践 言语教学 语文教师 
从《史记》与《汉书》本纪窥探汉文帝儒学倾向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6年第5期70-71,共2页华晓雯 
作为汉代历史上颇有作为的皇帝,汉文帝长期被认为是崇尚道家无为的皇帝,其实从《史记》与《汉书》的本纪中,我们可以看到汉文帝行仁政、重民生、轻徭役、举贤才等儒家政治行为。
关键词:汉文帝 史记 汉书 儒学 仁政 
从《家》中女性写照窥探巴金骨髓里融渗的传统文化
《文学教育》2015年第23期56-59,共4页陈秋霞 
巴金的《家》,通过演绎三个年轻女性的悲剧命运,深刻揭露了传统专制制度和伦理道德等毁灭人性的罪恶。生活在"五四"时代,巴金深受新文化的洗礼,并吸收了西方文化丰富的营养。但是,像巴金这样一位在典型的封建大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作家,还...
关键词: 梅意象 女性 传统文化 
从《饥饿的女儿》窥探虹影的流浪心结被引量:1
《文学教育》2015年第13期42-43,共2页余芳 
20世纪90年代女性作家将思想的触角和审美体验伸向了长期以来饱受禁锢的叙事禁区----身体与以及与身体有关的感官体验。虹影1996年-1996年11月期间写成的《饥饿的女儿》,以一位女性的成长历程为蓝本,叙述了一位女性的生理及心理在一个...
关键词:虹影 《饥饿的女儿》 流浪心结 
副文本与翻译研究——从序跋角度窥探林译小说被引量:3
《文学教育》2015年第11期150-152,共3页周闪 
副文本是指封面、标题、序言、前言、注释、后记等在文本中连接读者和正文并起协调作用的中介性文本材料。译作的副文本与译者、与译本的外部生产环境和接受机制、与伪翻译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林译小说研究的有很多,但却很少有人...
关键词:副文本 翻译序跋 林纾 翻译 
语文教育的本质窥探
《文学教育》2013年第21期68-69,共2页徐晓丹 
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无可厚非是增长人的知识,提升人的素养,最终促进人的发展。其目标的永恒"主体"是人,脱离了人的存在,将毫无价值与意义。从人性本身视角来分析语文教育的本质,更能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传承手段...
关键词:教育本质 生活世界 生存方式 自我理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