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翻译

作品数:88被引量:18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韩江洪黄春芳邱慧玲徐李曾剑平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交部记者招待会发言人话语特征及翻译趋势——以中国台湾问题相关话语翻译为例
《中外交流研究(中英文)》2025年第1期116-127,共12页贺文照 王震 
嘉兴大学国创项目“语料库辅助的中美外交发言人话语对比研究”(项目批准号202310354022)阶段性成果。
现有外交话语翻译方面的研究未对外交活动的参与主体进行严格区分。本文引入公共外交视域,分析外交部发言人话语特征及其翻译趋势。通过检索所建平行语料库数据,考察传统与非传统外交话语的翻译趋向。结果显示,传统外交话语的翻译遵循...
关键词:外交部记者招待会 公共外交 翻译 语料库辅助下的研究 中国台湾问题 
中国特色审计话语翻译与“一带一路”传播研究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钱永红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政务互动中的政府形象建构与话语实践能力提升研究”(编号:24YYB005);南京审计大学2022年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项目“财经类院校国际化人才外语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南京审计大学2024“弘扬教育家精神”党建专项课题“教育家精神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的创新传播研究——基于形象建构与话语策略的探索”(编号:2024NAUDJ02004)。
我国在新中国百年发展历程中已经初步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话语体系。本文在厘清中国特色审计话语的定义及特性基础上,着重探讨审计话语翻译的选材、翻译与传播研究的主要议题、方法及策略,力求通过中外融通的话语和优秀的审计...
关键词:中国特色 审计自主话语 翻译与传播 国际话语权 
技术赋能的对外话语翻译和传播路径研究
《中国翻译》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姜国权 夏青 刘雪鸥 
国家语委“十四五”科研规划2022年度省部级重点项目“基于语言智能核心技术的国际中文教育与国际传播体系创新研究”(ZDI145-63);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研究”(23LLWXA147)。
数字时代,翻译实践和传播模式产生系统性变迁,对外话语翻译和传播也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技术融合创新背景下,对外话语翻译和传播呈现出翻译与传播同步化、行为主体多元化、话语内容丰富化等鲜明特质。从长远发展看,数字技术是促进对...
关键词:技术赋能 对外话语翻译 对外话语传播 路径 
外交话语翻译中的文化认同和国家形象建构
《环球慈善》2024年第12期0061-0063,共3页钱晗颖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认同视阈下的政治话语翻译:大国形象和国家意识”(2019SJA1078)的阶段性成果。
外交话语翻译不是简单地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而是一种跨文化的建构和认同。文化认同的实 质与核心就是共同体共享的意义或价值体系。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基于国学的“和”文化,外交话语翻译中应运用与时俱 进的“和”文化理念,...
关键词:外交话语翻译 文化认同 “和”文化 国家形象 
中英文本与话语翻译的实例对比分析——以游戏《原神》为例被引量:1
《语言与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170-173,共4页施昊迪 
在文化传播中,语言是传递文化的载体,文本翻译的过程是将原始文本送入中介文本最终靠近目的语的过程。近年兴起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以翻译者视角、翻译目的文化等维度指导翻译过程。《原神》是以汉语为主要写作语言的游戏,在传播过程...
关键词:译文对比 翻译特征 语义分析 对比分析 
国家形象建构视域下的对外话语翻译策略研究——以《人民网》日文版习近平对外话语的日译为例
《上海翻译(中英文)》2024年第4期35-39,共5页刘曼 杨怀明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我国主流媒体日文版的对外话语体系研究”(编号:21BYY194)。
国家形象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家形象长期以西方媒体他塑为主导,为改变这一局面,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对国家形象的自塑。近年来,以习近平为代表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大国际场合发表重要讲...
关键词:中国国家形象 自塑路径 习近平对外话语 日译策略 
生态翻译与中国特色话语翻译策略研究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4年第21期3-6,共4页肖岚婷 
本文旨在探讨在中国特色话语背景下生态翻译的翻译策略,以促进跨文化交流中生态概念的准确传递和文化认知的深化。本文通过对生态翻译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话语的特点,以及相应的翻译策略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生态话语在国际交流中的更...
关键词:生态翻译 中国特色话语 翻译策略 
《劳燕》话语英译与形象异变研究
《外语与翻译》2024年第2期9-15,共7页冯正斌 汪学冰 
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课题(项目号:WYZL2022TX0001);2023年度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中国地域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
话语是小说家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式,其翻译效果直接影响读者感知小说人物特点、解读作家文学立意。本文以《劳燕》英译本为例,聚焦作品中女主人公阿燕的人物话语及其英译,分析译文话语呈现对阿燕人物形象的影响。研究发现,译者在...
关键词:话语翻译 人物形象 《劳燕》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中国特色话语翻译策略研究——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例
《现代语言学》2024年第5期484-488,共5页应熙瑞 万应柳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不断深化。政治文献英译本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视角,而中国特色话语作为中国政治文献外译的关键内容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媒介,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到海...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三维转换 翻译策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 
晚清政府的国家翻译能力建构
《新华文摘》2024年第8期165-165,共1页
夏军、吴赞在《社会科学研究》2023年第6期撰文指出,晚清时期,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将原有的朝贡外交体系逐步击碎,旧有翻译科举与翻译人才培养几近虚设,根本无法适应新的条约外交话语翻译需求。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到外务部,晚清政府扮演...
关键词:赞助人 晚清政府 外交翻译 话语翻译 翻译人才培养 外务部 外语学堂 晚清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