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教学

作品数:239被引量:11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彩祥卞冬梅潘涌郭玲李节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形式决定教学:新诗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
《语文教学通讯》2025年第12期23-25,共3页陈晓羽 
中国的新诗自五四以来历经百年发展,出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但其独特的语言和多元的意象给阅读教学带来较大挑战。当前的新诗教学依然采用古诗或散文的教学模式,未关注到新诗的独特文体特点,学生对新诗的美学价值难以深入把握。基于形式...
关键词:新诗教学 形式主义 内容确定 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新诗教学初探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32期5-7,共3页王敏 
高中语文新诗教学对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及审美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深入研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及新诗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新诗的教学特点及实施策略,旨在改善高中新诗教学现状,开启新的教学局面。
关键词:新诗教学 方法策略 核心素养 
对外汉语教学阅读课引入新诗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杂文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7期0058-0060,共3页晏潇璠 
对外汉语教学阅读 课是一门至关重要的技 能提升课程,其核心目 标在于显著提升学习者 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它兼具文化教育 的功能,通过文章与课 文的深入阅读,让学生 在提高阅 读能力的同 时,也能增进对中国文 化 及社会的了 解...
依体而教,因文而学:文体意识观照下的新诗教学
《中小学教材教学》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李佳芳 陈志平 
新诗有着独特的文体特征,充满着现代气息,散发着特有的魅力。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新诗的文体特点,“依体而教,因文而学”:把握其分行的新形式,以分行入诗画;聚焦现代化、个人化和组合多样的新意象,由意象入诗境;感知陌生化的新语言,由...
关键词:新诗 新诗教学 文体意识 
区域教研推进下的新诗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通讯》2024年第10期87-88,共2页俞赛琼 
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初中统编教材新诗教学研究”(项目编号:SJG21138)研究成果。
基于调研厘清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新诗教学的区域现状,深入探究教学的有效切入路径,并以区域教研的推进为例,提出相应的方法策略,在课程实践中不断反思,形成可操作、可借鉴、可推广的“一二三环式”校本教研模式成果。
关键词:新诗教学 区域推进 “一二三环式” 校本教研 
定位·错位·复位:统编教材新诗教学的意义、问题与举隅
《语文月刊》2024年第3期17-21,共5页金哲超 
目前,统编教材新诗教学是存在问题的。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找准新诗教学的定位,因而产生了错位现象。按照课程要求进行合适的新诗教学,需要让新诗教学回归于正确的位置。一、定位:“文学的”还是“文学史的”要进行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新诗...
关键词:统编教材 新诗教学 错位现象 教学的意义 定位 
现代诗歌研究课程与廊坊市初语教学衔接研究被引量:1
《语文教学之友》2024年第1期7-9,共3页吴昊 苗雪艳 
廊坊师范学院2022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现代诗歌研究》课程与廊坊市初中语文课程衔接研究”的成果,立项编号为K2022-16。
通过对廊坊市初中语文新诗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当下廊坊市初中语文新诗教学与高校教学存脱节现象。究其原因,大致可归为应试教育体制、教师思想观念、大众文化影响等方面。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实现廊坊师范学院“现代诗歌研究”课程与...
关键词:《现代诗歌研究》 廊坊市 初中语文 新诗教学 
基于诗歌本位的多元化新诗教学策略探究
《青海教育》2023年第11期40-41,共2页王静 
新诗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新诗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诗的时代性特征,用现代性审美而非古典审美标准来解读新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注重诗歌本位教学、注重新诗朗诵教学、适时使用情境教学、提倡个性化解...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新诗教学 优化策略 
研究型新诗教材写作的探索与实践
《写作》2023年第3期121-128,共8页王威龙 
针对当下新诗教材编写中研究型教材的短板,方长安所著《中国新诗史论》进行了有益尝试。在编写体例上,《中国新诗史论》将宏观元问题阐释与微观个体诗人剖析相结合,每章借助“现象与问题”“专题论述”“诗学文献与研究参考”和“思考题...
关键词:研究型教材 编写体例 新诗教学 《中国新诗史论》 
新诗教育的困境及可能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3期218-218,共1页张桃洲 
新诗教育的话题得到过广泛讨论,从教材篇目的争议、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到教育观念的确定、教育功能与价值的总结,人们对于何为新诗教育、如何进行新诗教育莫衷一是。新诗教育的困境,除了“应试”指令压抑甚至排挤课堂教学中的新诗教学...
关键词:新诗教育 新诗文体 新诗教学 独异性 功能与价值 教学方式 教学目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