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命题

作品数:310被引量:12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韩永华徐若翰许祥云陈海燕黄华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秭归县茅坪中学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一道几何证明题及其变式的分析思路
《中学生数学》2024年第22期25-28,共4页杨睿明 沈逸安(指导) 
我们在八年级学习有关“几何证明”章节的内容时,老师会着重讲解这几个概念:原命题、逆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在这期间,我遇到了一道很有意思的题目,论证完毕后我想试着交换结论和已知条件,再二次探究:假设原命题为真,逆命题是不是也为...
关键词:原命题 逆命题 假命题 几何证明 已知条件 真命题 分析思路 直接证明 
再议一个极值存在背景下关于最值存在观点的科学性
《数学通讯》2024年第18期8-9,33,共3页李春雷 
北京市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基于高阶能力培养的大单元教学课程实际研究”(课题编号:FSYB2021-002)的研究成果,李春雷为该项目负责人。
通过构造符合条件的分段函数的反例,阐释人教B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教材中关于极值与最值关系的一个论断是假命题.
关键词:极值 最值 教材论断 质疑 假命题 反例构造 
深度思考 有效表达--以苏科版数学七(下)“定义与命题”为例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2024年第8期58-60,共3页陈迎春 
一、教学目标通过回忆、观察具体实例,了解定义、命题、真命题、假命题的意义,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交流与讨论,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经历命题的分析过程,会判断一个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在交流中发展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感受交...
关键词:深度思考 真命题 假命题 苏科版 有效表达 教学目标 交流与讨论 定义 
SSA“历险”记
《初中数学教与学》2024年第6期42-45,共4页张良江 包栋栋 
浙江省2022年教研课题“初中数学渐进式‘再发现’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G2022066)的研究成果
众所周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以下简称SSA)是假命题.最经典的反例莫过于图1.如图1,在△ABC和△ABD中,AB=AB,AC=AD,∠ABC=∠ABD,但△ABC与△ABD不全等.
关键词:SSA 假命题 三角形全等 ABD ABC 对角 
对一个假命题教学的思考与探究——以“全等三角形”为例
《新教育(海南)》2024年第13期50-52,共3页苏秀荣 
在“全等三角形”教学中,学生只知道“边边角”是假命题,仅探究满足三个条件时的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而不再研究“边边角”何时成为真命题,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无法得到有效培养,因此,有必要继续开展研究,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学生的数学...
关键词:假命题 全等三角形 思考与探究 
此之在的有限性与真理之本质——论海德格尔哲学中的真理、揭蔽及隐秘问题
《复印报刊资料(哲学文摘)》2023年第4期49-50,共2页邓定 
海德格尔关于真理之本质的追问在学界向来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图根哈特(E.Tugendhat)、达尔斯特伦(D.Dahlstrom)等学者都曾对海德格尔“真理的本质是揭蔽”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在他们看来,上述观点将会彻底取消陈述命题的真假之别,因为假...
关键词:基础存在论 海德格尔哲学 真理的本质 相对主义 假命题 决定论 有限性 
在历史中发现“文学性”被引量:5
《学术月刊》2023年第5期157-161,共5页李怡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都与中国现代文学地方路径研究”(202212A23441)的阶段性成果。
2023新年伊始,近年来活跃于批评界的《当代文坛》杂志推出专栏,再度提出“文学性”的问题。张清华在《为何要重提“文学性研究”》一文中这样开宗明义:“为什么要重提‘文学性研究’?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假命题。什么是文学性研究?
关键词:张清华 批评界 《当代文坛》 文学性研究 假命题 开宗明义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的应用例析
《中学生数理化(高一使用)》2022年第9期12-13,共2页冉亚利 
判断为真的语句是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是假命题。命题一般都可写成“若p,则q”形式。下面举例分析三种常用逻辑用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在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常用逻辑用语 真命题 假命题 必要条件 应用例析 举例分析 充要条件 充分条件 
赏析以冬奥会为背景的创新试题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2022年第14期40-45,共6页胡云兵 
一、以“冬奥会”为背景的简易逻辑题例1短道速滑队组织6名队员(含赛前系列赛积分最靠前的甲、乙、丙3名队员在内)进行冬奥会选拔,记“甲得第一名”为p,“乙得第二名”为q,“丙得第三名”为r。若p∨q是真命题,p∧q是假命题,(􀱑q)∧r是...
关键词:冬奥会 真命题 短道速滑 简易逻辑 假命题 赛前 创新试题 题例 
四种命题间的相互关系及真假性判断
《中学生数理化(高二数学、高考数学)》2021年第24期8-11,共4页钱敏刚 
一、命题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作命题。其中判断为真的语句叫作真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作假命题。其实任意一个命题都可以写成“若p,则q”的形式,通常把这种形式命题中的p叫作命题的条件,...
关键词:四种命题 真命题 假命题 相互关系 真假性 语句 判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