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评价

作品数:300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陈新国任宝剑鄢文龙吕志刚刘永康更多>>
相关机构:教育部考试中心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东莞市东莞高级中学安徽省砀山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专题7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15年第19期75-78,共4页陈卫国 
【考点阐释·技法点拨】《考试大纲》对修辞考查的要求是一“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同时规定了“常见”的范围为9种修辞手法一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其设题方式主要是主观题,常与语言运用中的...
关键词:修辞手法 专题 《考试大纲》 现代文阅读 设题方式 语言运用 扩展语句 鉴赏评价 
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13年第1期43-73,共31页巨东涛 卞芳 
【考情分析】 2012年全国高考17套语文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命题遵循《考试大纲》的原则,在要求考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上,测试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和鉴赏评价等多种能力。设题与2011年相比整体保持平稳,又有所创新,命题难易...
关键词:文言文阅读 全国高考 专题训练 《考试大纲》 语文试卷 鉴赏评价 命题 能力 
新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命题研究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10年第2期6-15,共10页鄢文龙 
《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与普通的《语文考试大纲》的本质区别是:除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能力外,还增加了探究能力的考查。
关键词:高考语文 探究性试题 命题研究 考试大纲 新课程标准 鉴赏评价 应用能力 探究能力 
关于2008年新高考的一点思考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7年第28期7-9,共3页徐晓岚 
对于全国诸多省份的教师而言,进入新课程后的2008年的新高考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从容不迫、理性应对,固然得毕其功于三年之持久战,而放出眼光、开动脑筋研究2007年的新课程考纲和2007年高考试卷,则可以找到一些突破口。本文试图比较新...
关键词:新高考 考试大纲 探究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知识 思维流程 鉴赏评价 三个维度 分析综合 高中课程 
2003年高考语文考查目标的说明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3年第7期1-18,共18页余闻 
Ⅰ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关键词:语文试卷 鉴赏评价 古代诗文 文言虚词 文学常识 高考作文 高考试卷 阅读能力 话题作文 考生选择 主要内容 高考语文 宾语前置 表达技巧 内容要点 
关于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目标、能力要求及题型示例(下)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2年第16期1-4,共4页余闻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归纳要点、概括中心也是古代诗文阅读中的重点。如果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阅读材料的主旨有进一步的深入领会,更无法对之进行鉴赏评价。因而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对文意的归纳概...
关键词:古代诗文 表达技巧 高考试卷 鉴赏评价 诸葛瞻 狄仁杰 综合能力测试 保送生 文学作品 
关于古代诗文阅读的考查目标、能力要求及题型示例(上)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02年第15期1-5,共5页余闻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年轻一代的学生很有掌握它的必要。这里的所谓"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对于古代诗文素养不同的人来说,相同难度的古代诗文也会有是否"浅易"之分。因而这里的...
关键词:文言虚词 鉴赏评价 古代诗文 宾语前置 语文试卷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