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即研究者

作品数:44被引量:14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润洲阳利平张良才刘砚郭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教师》《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文学教育》《教育科学论坛》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教师即研究者”的内在逻辑发展与实施路径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44-47,94,共5页韦倩倩 毕娜 
芜湖市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基于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和有效利用的行动研究”(项目编号:JK22003)。
“教师即研究者”的内在逻辑发展需要对其国内外历史进行溯源,进而明晰“教师即研究者”是基于现实依据、实践依据和方法论依据产生的,凸显了终身学习、专业发展、改善实践和社会探究的价值取向。在实施路径方面,教师成为研究者要在研...
关键词:教师 研究者 教师专业化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教师即研究者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管理)》2023年第4期57-57,共1页谢永红 
研究并不神秘。“教师即研究者”理论的早期倡导者布克汉姆曾有这样的论述:“教育研究不应该是专业人员专有的领域……实际上,研究不是一个领域,而是一种方式。”既然是“方式”,自然人人可以采用。中小学教师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关键词:研究型教师 中小学教师 教学即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 倡导者 无处不在 融为一体 
课堂转型的关键:教师即研究者
《教育》2021年第31期9-10,共2页郑艳 
钟启泉教授在其专著《课堂转型》中,指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变革之道在课堂,在于建构"探究的课堂",展开"能动的学习".课堂转型是学校改革的核心.课堂转型引发的教学形态变化,无疑对教师的专业内涵提出了更高的要...
关键词:课堂转型 研究型教师 核心素养 专业素养 教学形态 专业内涵 探究课堂 能动学习 
穿行于理想和现实之间——一个教师眼中的“研究”
《师道(人文)》2020年第9期49-52,共4页拾景玉 
英国教育学者劳伦斯·斯滕豪斯曾说:"教师即研究者。"一个不具备反思和研究品质的教师,一个不能追问和审视自己教学行为的教师,很难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更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思想型教师。对教师个体而言,要想获得专业上的成长,必须具备四...
关键词:教学行为 教师个体 斯滕豪斯 教师即研究者 读书 劳伦斯 写作 
专业发展视域下“教师即研究者”命题的再思考
《文学教育》2020年第18期114-115,共2页张晶 
"教师即研究者"是指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担任研究者的角色,这一常识性命题一直具有真理特性,同样教师专业发展要求其具备研究者的素质和能力。然而实践中因研究者身份产生的负担感却加速了一线教师的职业倦怠;学校青睐"研究课题"、强调研...
关键词:教师 研究者 研究性思维 专业发展 
声音
《江苏教育》2020年第38期2-2,共1页蒋琪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需要本着坚持不懈的精神,不断地探寻教师与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育的关系。现实中的一线教师却深陷烦琐事务,难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教学突破,不同年龄段、学科的教师也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江苏教育》(教...
关键词:专题策划 教师专业发展 一线教师 教学突破 微型研究 不同的发展 不同年龄段 教师即研究者 
浅析中学政治教师即研究者
《现代交际》2019年第23期151-152,共2页汪健 
随着新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学政治教师面临严峻考验,传统的一成不变的"教书匠"的角色已不能满足其自身、学校和中学生的发展需求。成为教学研究者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提升和完善自我价值的需要。中学政治教师要想成为研究者...
关键词:中学 政治教师 研究者 
思政课教师即研究者
《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28期190-191,共2页蔡若芙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入分析了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科学总结了思政课教师的重大责任,坚定了思政课教师的教学信心,为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指明了前...
关键词:思政课 教师 研究者 
当代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实践途径——基于“教师即研究者”角色定位被引量:8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年第35期32-34,共3页黄玲 曹利军 
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创新性教育理念的‘校内-境内-境外’实践基地协同发展模式探究及实践"(项目编号:GDJG20141026)的研究成果
"教师即研究者"的角色定位标志着教师个体专业化自觉意识的形成,有利于形塑教师专业成长的教育惯习,其面向教师个人目标贯彻的自我理解与调试行为,能够训练教师对真实教学活动的观察力和敏感性,并将教师从群体性的教学误区中解放出来,...
关键词:教师个体专业化 研究意识 研究内容 研究行为 角色定位 教育惯习 教学诊断 实践图式 
教师即研究者:“教师研究”的定位与内在逻辑被引量:4
《江苏教育》2018年第46期31-34,共4页孙向阳 
“教师研究”的定位为:一是发现规律,获得教育科学研究的成果;二是改进工作,获得教育质量提高的成果;三是提高自我,获得学校和教师发展的成果。改进工作、提高自我是更为现实和重要的追求,发现规律、获得科研成果主要是在改进工作和提...
关键词:教师研究 定位 教师研究特性 教师研究的追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