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论

作品数:90被引量:18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彭国翔马寄乔清举刘红卫姚海涛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明理学的形而上学构建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11期14-19,共6页张洪伟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基金项目(2024JLSKZKZB101)。
宋明理学基于儒家的道统意识,面对外来佛学的挑战,系统构建起了儒家的形而上学体系,包括天理、心、太虚等不同的本体论预设,“存天理,灭人欲”的价值论追求,“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方式,及“诚敬涵养,静坐修心”的功夫论方法。但其形而上...
关键词:宋明理学 形而上学 天理 功夫论 
功夫只在自己——王阳明“致良知”的功夫论解读
《齐鲁学刊》2024年第4期5-15,共11页程志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王船山哲学研究”(20FZXA004)。
王阳明的“致良知”是以“功夫之病”为问题意识的,其展开和建构是一种功夫论的进路。具体来讲,他认为做功夫有诸多缺点、错误,诸如“己私之病”“外驰之病”“支离之病”“忘助之病”,而救治“功夫之病”的药方是“知行合一”。不过,...
关键词:王阳明 致良知 功夫论 主体性 责任性 
现代语境中的传统功夫论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63-65,共3页倪培民 
“为往圣继绝学”一直是儒家知识人自觉担负的历史文化使命。作为传统文化的核心组分之一,儒家功夫论所探求的是如何通过种种身心修炼,以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进而惠及他人、社会乃至与整个宇宙和谐共生。这一学说在以孔、孟、荀为代表...
关键词:价值多元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创造性转化 打击犯罪 台湾清华大学 现代语境 电子芯片 创新性发展 
理学功夫论的反思
《广东社会科学》2024年第3期66-69,共4页杨儒宾 
在整体儒学史中,宋明理学所占的时间不算短,其思想特色也颇为明显。比起之前的汉魏六朝或隋唐阶段,或之后的清代儒学,理学家显然拥有更深层的精神生活。清儒常批判“性与天道”是孔子所罕言,理学家却热衷于这一领域,因而造成了对日用伦...
关键词:汉魏六朝 刻板印象 清儒 考据学 理学 儒学史 限制性 
“吾丧我”义辨
《老子学刊》2024年第1期139-155,共17页林凯 苏煜文 
“吾丧我”概念对于理解庄子的齐物思想有重要意义。此概念的首要问题是区分“吾”“我”,传统注释常从义理贯通角度将之说成“真我”与“执我”之别,当代研究则在严守训诂的意义上批判传统,解之为一般性的单纯自称与人我区分——但综...
关键词:庄子 《齐物论》 吾丧我 天籁 道家功夫论 
“功夫论”视角下的世界哲学
《当代儒学》2023年第2期3-14,共12页倪培民 
近年来,“功夫论”成了中国哲学学术圈里的一个热门课题,但其中占主流的取向依然是把功夫论理解为中国哲学的局部课题,主要是宋明儒学当中有关心性修炼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学问。本文试图说明功夫论其实是一个应该得到普遍关注的哲学论域...
关键词:功夫论转向 世界哲学 方法论 儒学 
第八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知识论与功夫论视域下的儒学缄默维度”
《衡水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I0011-I0012,共2页肖宴红 
2021年12月21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张昭炜教授召集的第八期中国儒学缄默维度工作坊“知识论与功夫论视域下的儒学缄默维度”专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郁振华教授、中山大学哲学...
关键词:传统文化研究 工作坊 中国儒学 华东师范大学 哲学系 研究生 知识论 视域下 
译注传义“功夫”论道——倪培民《论语》新译本解读被引量:1
《中国外语》2023年第4期76-85,共10页朱峰 陶友兰 
中宣部项目“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之策略研究”(编号:WEH3152004);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西方汉学史视域下的儒家‘四书’英译与传播研究”(编号:17NDJC037Z)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学者倪培民翻译的《论语》译本自问世以来,备受海内外学界好评,尤其是译本所体现的“功夫论”路径,更加令人瞩目。本文通过例解的方法,分析译本中的“译”与“注”,发现该译本一方面在翻译上力求保存源文本的本义,维持哲学语义的模...
关键词:倪培民 《论语》 功夫论 注疏 
认识天意与感通天命——评林安梧与谢文郁的《中庸》解读思路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63-69,共7页杨雪梅 
认识论问题是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些年来,人们开始关注儒家思想中的认识论问题。特别地,人们对于人如何与作为终极存在的“天”发生关系这个问题有了越来越大的兴趣。林安梧和谢文郁在如何解读《中庸》核心思想的学术对话中,涉及...
关键词:天命 功夫论 情感认识论 感通  
“身心修炼”:彭国翔的儒家功夫论研究被引量:1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20-25,共6页董兴杰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2YS024)。
当代中国哲学界出现了“哲学的功夫转向”,“功夫论”很好地概括了儒家对修炼、践行和生活方式的关注。彭国翔抓住“身心修炼”这一核心问题意识,对儒家传统功夫论进行系统研究,构建了“理想人格—具体功法—特点价值”的整体研究框架,...
关键词:功夫论 身心修炼 问题意识 合法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