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音韵

作品数:399被引量:47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无未冯蒸鲁国尧方环海李葆嘉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化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吟出最美读书音——将唐调吟诵引入古诗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33期24-28,共5页张妍群 
吟诵是古人创作、推敲古诗文的重要方式,将唐调吟诵引入高中古诗文教学,吟出最美读书音,具有多重现实意义:它关注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既能满足用符合汉语言音韵规律的方式教授汉语古典文学作品的必然需要,也能满足语文教育要体...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 唐调吟诵 汉语音韵 综合性教育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依托互动,创设情境,感发情感——以小学古诗词教学为例
《师道(教研)》2023年第9期145-145,共1页王雪源 黄思娜 
2020年度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古诗词互动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编号:Qn2020086)研究成果。
古诗词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样态。诗歌的语言是优美的,是凝练的,是典雅的。古诗词中所承载的汉语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无不值得学生反复去吟咏、品味、积累。但古诗词语言表达方式和现代汉语有着明显差异。为降低学生学习古诗...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语言表达方式 汉语音韵 畏难心理 以学生为中心 师生之间 创设情境 互动教学 
在语文教学中重建对汉语音韵美的敬重
《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48期1-1,共1页刘兆英 
汉语富有音韵美,这是一个语言学常识。但汉语的音韵美究竟体现在哪里呢?我们在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过程中,究竟该怎样体验并呈现汉语的音韵美呢?于今,这绝不是一个可以轻松回答的常识性问题,而是需要刻意去学习的一门知识。但反观当今的语...
关键词:语文界 语言建构 日常教学 汉语音韵 吟诵 音韵美 经典文本 教养 
朱磊:语言世界的寻根者
《上海教育》2018年第9期28-31,共4页陈之腾 薛婷彦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校园里,有一位学生口口相传的"男神老师"一语言研究院讲师朱磊。朱磊是研究语言学的80后博士,学习过多种语言。他在上外开设了语音学、汉语音韵学、拉丁语等多门课程,擅长使用多语种材料教学,曾连续三年入选上外"...
关键词:语言世界 上海外国语大学 汉语音韵学 研究院 80后 语言学 语音学 拉丁语 
试论本科层次汉语音韵学的教学
《河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113-116,120,共5页高天霞 
河西学院教改项目"汉语言文字学教学团队建设实践"(项目编号:HXXYJG-2011-015)阶段性成果
汉语音韵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层次的一门极具实用性的专业基础课。然而,由于古今术语不统一、课程的理论性强、课程的实用性没有被充分认识到、受教学时数所限而讲解难成系统等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音韵学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关键词:本科 汉语音韵学 教学 
“噪声”不该称“噪音”
《新疆新闻出版》2012年第6期75-75,共1页
新浪网上一篇谈车的文章说:"汽车对环保的最大危害是噪音污染。"又说:"车辆发动机是噪音的一个来源,它的噪音的产生,随着发动机转速的不同而不同。"这里"噪音"均应改为"噪声"。"声"是一切声响的总称,"音"则指有调的声。噪声和噪音不是...
关键词:车辆发动机 元音和辅音 汉语音韵 中说 现代汉语词典 王力先生 
论新闻播报“字正腔圆”的文化传承价值被引量:5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82-84,共3页赵琳 
从审美角度感知汉语,一是视觉(文字、书法),二是听觉(有声语言),缺一不可。然而综观汉语研究的历史,我们发现,东汉已有《说文解字》,而南北朝才讲四声,《切韵》到隋朝才定下来,宋朝才有《通志·七音略》。我国很早就形成了...
关键词:文化传承价值 “字正腔圆” 新闻播报 《说文解字》 审美心理结构 有声语言 汉语研究 汉语音韵学 
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汉语音韵教学探索被引量:1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9期122-124,共3页任晓彤 
在高校古代汉语教学中,相对于文字、词汇、语法而言,音韵既难讲,学生也难于接受,教学现状堪忧。针对这部分内容的特点和教学实际,教师在授课时应首先使学生克服畏难的心理;其次要注意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将音韵学的学习与中学文言文和方...
关键词:古代汉语 音韵学 教学方法 
《联律通则导读》(连载九)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11年第1期19-21,33+32,共3页
第八条: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关键词:现代汉语普通话 连载 导读 通则 汉语音韵学 “双轨制” 平仄 声调 
《境外汉语音韵学论文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东方语言学》2010年第2期173-173,共1页
关键词:教育 上海 出版社 音韵学 论文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