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阐释

作品数:23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李守奎邱志玲黄德宽常森常森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福建商学院安徽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文史知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华文化的汉字阐释
《汉字文化》2024年第8期1-3,共3页朱金蝶 陈亦 周佳怡 
2023年扬州大学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本立而道生:中华文化自信的汉字阐释”(编号:XCX20230020)的研究成果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其形体构造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本文通过系统阐释汉字字形源流,从汉字里蕴含的对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修行的思想等方面探索汉字形体构造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中华文化 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 
“诗言志”字源学研究辨证
《江海学刊》2024年第2期246-254,共9页刘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钱锺书与现代中国古典诗学研究”(项目号:22BZW035)的阶段性成果。
近百年来,众多学者运用字源学对“诗言志”这个重要命题进行了阐发。各家所论大都带有明显的实证色彩,但此项研究却从总体上陷于“出之以实,得之反虚”的境地,凸显出“诗言志”字源学研究模式本身存在的局限与不足。许多研究对字形的辨...
关键词:诗言志 字源学 古文字考释 汉字阐释 辨证 
汉字阐释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2期73-74,共2页李守奎 
汉字研究萌芽于汉字阐释。《左传》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解析“武”字,表达其对武德的理解。古文字中,“武”字由“止”与“戈”两部分构成,在古汉语中,“止”的常用义是停止、阻止等,“戈”是兵器,“止戈”就成了阻止动武。楚庄王“止...
关键词:汉字研究 汉字阐释 春秋时期 古文字 战国时期 《左传》 止戈为武 常用义 
汉字阐释的传承与创新被引量:1
《汉字汉语研究》2022年第3期3-16,125,共15页李守奎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汉字文化传承与传播基地”和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9年度重点项目“汉字阐释的理论构建与汉字文化普及”(ZD135-88)的阶段性成果。
以《说文》为代表的传统汉字阐释兴盛一千多年,随着新材料的出现和新理论的输入,汉字研究的学科分化,汉字阐释由于社会需求不足与未能学科化等原因逐渐衰微。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阐释的社会需求、学术条件、研究队伍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关键词:汉字阐释 汉字六相 阐释内容 阐释方法 
从观念出发与从材料出发的汉字阐释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2年第2期136-137,共2页李守奎 
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还具有更多的功能。汉字构形复杂,文化内涵丰富,可以从构形、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阐释。汉字阐释是汉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与识字应用、疑难字考释有所不同。准确理解、正确使用是识字教学的核心内容和首要目...
关键词:汉字研究 汉字构形 识字 历史演变 教学的核心 文化内涵 首要目标 
从观念出发与从材料出发的汉字阐释——以“也”及其所构成的文字为例
《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2022年第3期61-77,共17页李守奎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ZDI135-8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304)。
汉字阐释的学术研究成果是汉字文化普及的基础。汉字阐释是对已识字的形音义、构形理据、历史演变、字际关系、文化内涵等不同层次的全面描写和解释。《说文解字》是汉字阐释的开山之作,直到清末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占据汉字研究的...
关键词:汉字阐释 “也” “地” 文字学 文化学 字际关系 构形理据 
从观念出发与从材料出发的汉字阐释——以“也”及其所构成的文字为例被引量:3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6期5-22,230,共19页李守奎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项目(ZDI135-8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8ZDA304)。
汉字阐释的学术研究成果是汉字文化普及的基础。汉字阐释是对已识字的形音义、构形理据、历史演变、字际关系、文化内涵等不同层次的全面描写和解释。《说文解字》是汉字阐释的开山之作,直到清末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占据汉字研究的...
关键词:汉字阐释 “也” “地” 文字学 文化学 字际关系 构形理据 
汉字阐释与汉字文化普及——以福字为例
《汉字汉语研究》2021年第2期11-29,124,125,共21页李守奎 
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2019年度重点项目“汉字阐释的理论构建与汉字文化的普及”(ZDI135-88)的阶段性成果。
汉字阐释一方面需要学术化,另一方面需要应用普及。汉字文化普及应当在汉字阐释学术研究的基础上展开。以福字为例,具体展示汉字阐释与汉字文化普及的过程,首先应从材料出发,从文字学角度详细描写字形、音义、构形理据、字际关系、演变...
关键词: 汉字阐释 文化普及 
古文字与汉字文化的传承被引量:5
《汉字文化》2018年第24期7-11,共5页黄德宽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传承和使用至今的自源古典文字体系。汉字除作为记录汉语的符号系统外,其形体构造和发展携带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先秦古文字作为汉字的早期形态有利于揭示这些历史文化信息。文章认为,传承汉字文化要充分利用新发现...
关键词:古文字 汉字文化 汉字阐释 汉字传承 
彰显民族文明进程的汉字阐释说——读黄德宽《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汉字的释读与探索》
《汉字文化》2012年第5期89-92,共4页孙仁歌 
黄德宽教授新近出版发行的《开启中华文明的管钥——汉字的释读与探索》一书,囊括了他30多年文字学研究中各个阶段的重要成果。全书有条有理、层次分明地阐释了中华文明进程的另一面——汉字的文化意义及其价值所在,这就是汉字不仅折...
关键词:中华文明 民族性格 文明进程 汉字 释读 阐释 出版发行 文化意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