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器官

作品数:661被引量:37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稷朴微威张真赵丽稳孔祥波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民族音乐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声乐演唱中的“失察”与“失控”被引量:1
《民族音乐》2022年第2期13-15,共3页陈帅 薛南 
浙江省一般科研项目资助(Y202148261)。
声乐教学一般是学生通过观察、聆听、体悟、模仿教师的发声状态和音色进行演唱。由于声乐演唱者的“乐器”是自身发声器官,这种内部肌肉运动的“不直观性”导致声乐学习较之器乐,过程更加曲折艰难。正如许多声乐教师常说的“学好声乐要...
关键词:声乐演唱 发声状态 声乐教师 肌肉运动 直观感受 声乐学习 发声器官 声乐教学 
怎样才能唱好歌
《民族音乐》2014年第1期112-113,共2页郭海波 
歌唱呼吸的应用 呼吸是歌唱中必不可缺的基本首要问题之一。歌手的声音和身体、感情、理智的结合,是在呼吸器和发声器官的作用下,由所造成的压力推动呼气来完成的。因此,必须把呼吸器官训练到能按歌手的意志发挥它们的机能。
关键词:歌唱呼吸 才能 发声器官 呼吸器官 歌手 
如何培养学生一个健康的歌唱心理
《民族音乐》2010年第4期103-105,共3页李艳红 
几乎在所有关于歌唱的理论书籍中都会有意无意、或多或少的谈到歌唱与心理活动的关系。因为在歌唱过程中,心理活动是始终贯穿与其中,它直接影响着歌唱者对发声器官的调控及歌唱情感,所以心理活动在歌唱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对于...
关键词:歌唱心理 健康 学生 培养 心理活动 理论书籍 歌唱情感 发声器官 
语言表达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民族音乐》2010年第3期107-108,共2页李艳红(莫尔娘)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体现,而人本身就是一种乐器。嗓音的发音功能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但是唱得悦耳动听的能力却主要得通过训练才能提高的结果。歌唱是通过用特殊的发声训练方法不同的语言发音来训练...
关键词:语言表达 声乐教学 训练方法 交际工具 语言发音 发声器官 运动状态 功能 
歌唱嗓音训练中的声区与动态声区平衡
《民族音乐》2009年第6期103-104,共2页李艳芳 
人声是一种发声器官肌肉弹性的气体动力音响现象。声区是发声器官的先天条件与静态调节的产物,它是由声带特殊调节产生的一组同样音质的音。虽然声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音高,但是声区问的真正差别是由不同发声状态产生的音质决定...
关键词:低声区 嗓音训练 平衡 歌唱 发声器官 先天条件 发声状态 高声区 
青春期声乐教学的三个重点被引量:1
《民族音乐》2009年第3期103-104,共2页杨英 
声乐界把在成人前的声乐训练称为早期训练,并且对早期训练持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个人由少年期进入青年期要经过一个身体迅速生长发育的阶段,医学上把这个阶段称作“青春期”。“青春期”由于性激素不断增加,无论是身体的形态、骨骼...
关键词:声乐教学 青春期 早期训练 生长发育 发声器官 声乐训练 青年期 少年期 
声乐学习和演唱的心理素质训练被引量:2
《民族音乐》2009年第2期117-119,共3页徐中睿 
声乐学习的重点在于逐步调整、协调人体各发声器官,使发声技能和习惯趋于科学合理,进而提高人声的艺术表现力。然而,声乐学习并不只是单纯的声乐技巧的练习,同时也是演唱心理状态调控能力的训练。不管是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还是演唱...
关键词:心理素质训练 声乐学习 演唱形式 艺术表现力 发声器官 科学合理 发声技能 声乐技巧 
如何寻找美妙的颤音被引量:3
《民族音乐》2007年第4期67-68,共2页邓志武 
颤音(Vibarto)指所演唱或演奏的音在音高上发生迅疾而细微的波动。完美的或悦耳的颤音的颤动频率一般为每秒六~七次,这种频率的颤音给人一种平稳、庄重、宁静而富于生气之感。西肖尔(senshove)说:"
关键词:颤音 歌唱状态 美感 情感 声音 发声器官 演唱者 声乐教学 歌唱艺术 音高 
学习声乐须关注的问题——耳之听觉
《民族音乐》2006年第4期74-75,共2页肖卫东 
在学习声乐中,无论是技术、技巧的调节与运用,还是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的准确及音色的塑造,字音的规范与清晰,对歌曲内涵正确、深刻的理解,情深意切的演唱,相互间的欣赏与借鉴,演唱与伴奏合壁般交融等歌唱行为。
关键词:歌唱发声 听觉 声乐作品 视唱练耳 发声器官 学习 听辨 声音效果 音像资料 声乐教学 
谈歌唱发声的整体性与协调性被引量:1
《民族音乐》2006年第3期60-62,共3页肖卫东 
在声乐教学中,如何发掘学生歌唱发声能力的内在潜能及纠正有些学生不良歌唱发声习惯,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从发声器官整体运动规律中,去启发、培养学生懂得如何上、下、内、外地协调好各相关器官的正确调节、运用能力,并逐步形成良好歌...
关键词:歌唱发声 协调性 整体性 发声器官 声乐教学 呼气肌肉群 歌唱状态 有机结合 运动规律 训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