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义

作品数:68被引量:7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俞红秀刘为忠乔俊杰官贵羊谭学纯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龙岩学院江苏省南通市启秀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教育厅A类人文社科/科技研究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释“鸿”——兼谈《全唐诗》中“鸿”参构词的修辞义
《宜春学院学报》2021年第8期85-89,共5页卓成键 
从概念义的角度出发考察“鸿”的语义,可知汉字“鸿”在辞典中的义项较为丰富,且表“禽鸟”之义与表示“大”之义是“鸿”的两个核心义项;以《全唐诗》为研究语料分析“鸿”的修辞义,可发现唐诗中的“鸿”参构词主要分属于“禽鸟”语义...
关键词:鸿 概念义 《全唐诗》 修辞义 
品位语言,渐入佳境——高考散文阅读中语言类题型的三个维度探究
《新世纪智能》2019年第47期29-31,共3页孙霁蔚 
散文是最自由的一种文体,风格多样,意蕴丰厚,无论是写人、写景、叙事或是抒情散文,品味语言都是欣赏散文的关键。高考阅读.自然少不了这个考点。结合2019年《考试说明》,我对相关考点作了一点解析,即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
关键词:品味语言 散文阅读 象征义 抒情散文 内容表达 修辞义 高考阅读 结构层次 
“三礼”单个名物词的色彩义和修辞义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17年第2期105-125,共21页刘兴均 刘进秀 
“三礼”是指人儒家经典的《周礼》《仪礼》和《礼记》。名物词是反映具体而特定之物的词。“三礼”名物词多达4595条,所涉物类包罗天、地、人等各个方面,因此,“三礼”名物词的词义丰富多彩,“三礼”单个名物词词义有概念义、色彩...
关键词:“三礼”名物词 色彩义 修辞义 
浅谈修辞义的产生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5Z期148-148,共1页武彦赟 
修辞义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手段生成的词语的固定意义。修辞义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本文从社会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是产生修辞义的物质基础,人类的心理机制是产生修辞义的心理基础,语言交际是产生修辞义的动力,语境是产生修辞义的主要条件和...
关键词:修辞义 产生原因 
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
《小学科学》2016年第4期86-86,共1页梁佳佳 
在词汇教学中运用语境理论主要依据于萨皮尔的语言功能论、交际法理论和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萨皮尔的语言功能论认为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词汇作为语言的基础,必须经过运用来掌握,
关键词:萨皮尔 语境理论 功能论 小学生学习 克拉申 学习过程 语境意识 修辞义 文化习惯 上下文语境 
例谈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理解重要词语的方法
《七彩语文(高中新语文学习)》2015年第3期96-99,共4页王宝安 
<正>'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部分的目标与内容之一。它在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近年来,很多省市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包括理解...
关键词:现代文 语境义 修辞义 中考语文 指代义 
读者中心与多视角解读
《语文建设》2015年第3期17-19,共3页付煜 
长期以来,语文教研者着重强调的是文本中心和多层次解读。比如,赖瑞云曾大声疾呼:"回到文本中心吧!中心并非一切,中心更非排他,所有其他因素,作家、读者、背景都是解读文本不可或缺的,但作品是中心。"段双全也曾紧扣文本中心,提出了...
关键词:读者中心论 瑞云 阅读文本 解读文本 文本批评 文学传统 文学批评理论 心理图式 解构主义 修辞义 
颜色词“白”修辞义及其生成被引量:1
《龙岩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33-37,共5页俞红秀 
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A类社科研究项目(JA11255S)
"白"多项修辞义主要从"日光"、"帛"、"曰"分别派生而来,它们的形成与民族文化、联想、认知及修辞手法等有密切联系。"白"在汉语里存在着两种极端对立的修辞义且用于消极义项的明显高于积极义项。
关键词:颜色词  修辞义 
属喻格语义形成机制的探析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1期105-108,共4页李颖 
研究辞格语义不能不注重对语境的观照,属喻格语义的形成得力于文化语境以及上下文语境的共同作用。首先,属喻格的产生源于国人传统的属相文化,这是属喻格修辞义发展的起点和文化心理基础;其次,属喻格语义发展至最终完成是在上下文语境中...
关键词:属喻格 属相  修辞义 相似点 语境 
词句理解的关键:语境和转换
《高中生学习(高二文科)》2013年第5期4-5,共2页何长俐 高桥君 
准确理解文学性文本(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和戏剧)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的含义(意)一直是高考大阅读的高频考点,我们应该如何去解答此类题目呢?理解重点词句的核心是转换,即将文本中没有明确表达的词、句深刻含义(意)依据语境通过思维转...
关键词:思维转换 散文和 《荷塘月色》 杜鹃鸟 修辞义 文学形象 褒词贬用 思乡之情 山水风光 望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