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

作品数:51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贾小林赵文汉孙家来胡玉芳丁小彬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阜阳市第三中学安徽省庐江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教育与文化》《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黄金时代(下半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教师科研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中语文结构化教学策略分析——以《谈中国诗》为例
《中学生作文指导》2024年第6期142-145,共4页黄晓婷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结构化教学,应基于结构化的思想,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加强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真正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结构化教学的基本特征与关键点,其次从...
关键词:高中语文 结构化教学 教学实践 《谈中国诗》 
所思在远道,悠悠不可绝
《黄金时代(下半月)》2023年第9期52-53,共2页胡艳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提道:“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涉江采芙蓉》就是这样的小诗,在被刘称道的“五言之冠冕”的《古诗十九首》中,它犹如轻鸢一般,篇幅短小,涵咏诵之,韵...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 涵咏 钱钟书先生 《谈中国诗》 
文艺评论类文章的教学探索--以《谈中国诗》为例
《甘肃教育》2021年第20期88-90,共3页丁小彬 
文艺评论是评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某些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对文艺创作、文艺思潮等文艺现象、文艺实践活动进行的阐述和评判。教学好这类文章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够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治学态度。
关键词:文艺评论 《论中国诗》 教学策略 
基于《谈中国诗》版本对比的语文研读教学设计
《新课程研究》2021年第28期59-61,共3页罗新河 朱翊 
高中语文课文《谈中国诗》被选入教材时,其结构、内容、语言、标点与格式都进行了删改,体现了细致的功夫、严谨的态度、负责的精神,显示了知识生产的过程、原则与方法,这本身也构成语文研习的典范。教师可以此为基础进行研读教学设计,...
关键词:《谈中国诗》 研读设计 自主学习 
统编教材“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写作指导 事理如井水,越摆越清明
《十几岁》2021年第27期44-47,共4页周景涛 
讲道理并非难事,可试图将道理讲清楚,则仿佛成了横亘身前的一道难题。本期,我们与岳阳市岳阳中学的周景涛老师,一起以《咬文嚼字》和《谈中国诗》为例,谈一谈"清晰说理"的几个常用小技巧。一、比较:事半功倍的妙处晚唐诗僧齐己,以诗作...
关键词:讲道理 统编教材 摆越 《咬文嚼字》 写作指导 《谈中国诗》 岳阳市 事理 
高中语文结构化教学实践策略——以《谈中国诗》一课为例被引量:2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年第4期82-86,共5页张习芳 
2020年度银川三沙源上游学校立项课题“基于结构化教学的教研组长领导力研究”(SYXXKT-20-001)阶段性成果。
结构化教学是依赖结构化意识、思路和方法,促使学生思维结构层次不断提升,思维能力有效发展的教学。其实践有赖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把握和循序推进的教学措施。强化双线结构、重视学科思维、关注学习过程、巧用思维工具是实施高中语...
关键词:结构化教学 实践策略 谈中国诗 
从《谈中国诗》中看钱钟书的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
《今古文创》2021年第23期33-34,共2页王金梅 
钱钟书先生精通多国语言,不仅对于中国文化融贯古今,对于西方文学也颇为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学贯中西。他曾写下《谈中国诗》来向国外学者介绍中国诗,然而言语和感情都颇具有自我解嘲的意味。初读时疑觉钟先生不喜中国文化的陈旧迂腐,再...
关键词:钱钟书 《谈中国诗》 爱国情怀 文化自信 
钱锺书《谈中国诗》的语用特色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1年第6期36-37,共2页金凤花 
《谈中国诗》是钱锺书先生的作品,其创作主旨在于对美国人谈论中国诗。由于东西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为便于美国人对中国诗的特征进行理解,钱锺书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贴切而生动的比喻,这种语言特色既体现出了诗歌的特点,又通俗易懂。
关键词:钱锺书 中国诗 语言运用 
从演讲稿体式角度分析《谈中国诗》
《中学语文》2021年第2期80-82,共3页梅其涛 
诸多课堂上把《谈中国诗》当作"例文"来组织教学,其主要任务是厘清文章脉络,学习比喻等表达技巧,欣赏作为"随笔"的"收"与"放"。本文从演讲稿的角度去赏读文章,把《谈中国诗》作为"样本"处理,帮助学生"形成演讲稿的读和写的方法和能力"...
关键词:演讲稿 样本 读写能力 
信手取同比异,拈来妙趣横生--钱钟书《谈中国诗》文本解读被引量:1
《语文教学之友》2020年第7期41-43,共3页陈浩 
钱钟书《谈中国诗》是一篇演讲稿,用比较的方法谈中国诗。文章善用比喻、对比和类比,信手拈来文学诗句、典故、同类作比取其同,异类作比取其异,增强了说理的趣味与深度。作者思维跳跃,连此及彼,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让人读来觉得无议论...
关键词:《谈中国诗》 类比 对比 意趣横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