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

作品数:211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乐谈永康吴民益刘云王崧舟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上海市松江区教师进修学院溧阳市实验小学镇江市新区实验小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小学语文教师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在诗与月光的沐浴下——《望月》文本解读与教学设想
《小学语文教师》2017年第4期31-32,共2页林春曹 
苏教版第十册《望月》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作者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在江轮甲板上,在清幽的月光下,"我"和小外甥吟诵描写月亮的诗句,产生了美好的遐想。全文像一幅卷轴画随着文字徐徐展开,把我们引入一个"清幽旷远...
关键词:《望月》 诗情画意 教学设想 文本解读 沐浴 著名作家 第十册 苏教版 
“沐浴”于诗与月之境——《望月》语境赏析
《小学语文教师》2015年第4期36-37,共2页周晓霞 
读赵丽宏的《望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难忘的自然是那月、那和月相关的诗——"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沉醉其中的当然不只赵丽宏和他的小外甥,还有你、有我,以及每一个拥有月亮情结的中国...
关键词:赵丽宏 苏教版 学语文 二字 如水 一品 丝丝缕缕 语言世界 比喻义 民族思维 
写出“童话的意味”
《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10期68-69,共2页吴民益 
【案例一】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教学片断:师:在小外甥的眼中,月亮是什么?生:是眼睛,天的眼睛。师: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生: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
关键词:意味 童话 教学片断 《望月》 眼睛 五年级 苏教版 
这处“…………”如何理解
《小学语文教师》2014年第10期70-70,共1页杜永道 
杜老师: 苏教版第十册《望月》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我一句你一句。”小外甥向我挑战了。……“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关键词:《望月》 第十册 苏教版 峨眉山 老师 
给语文一轮明月--《望月》课堂教学实录与赏析
《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3期18-27,共10页王崧舟 林志芳 
一、拨云见月—理清行文脉络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当代著名作家赵丽宏的散文《望月》,请一起把题目读一遍。生:(齐)望月。师:轻轻地读。生:(轻声)望月。师:柔柔地读。生:(轻柔地)望月。
关键词:《望月》 教学实录 赏析 课堂 明月 语文 著名作家 赵丽宏 
文化追寻与理性探究的纠结与融合-观王崧舟老师《望月》一课所思
《小学语文教师》2012年第3期28-28,31,共2页林志芳 
《望月》一课,是王崧舟老师在《枫桥夜泊》之后对祖国历史文化和古典诗学传统又一次深情地回望;《望月》一课,亦是王崧舟老师在《与象共舞》之后对阅读教学的旨归应该是“阅读本位”还是“写作本位”的进一步思考与探索。反复地品味...
关键词:《望月》 文化追寻 王崧舟 老师 理性 《枫桥夜泊》 阅读教学 诗学传统 
读亮思想——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望月》备课札记
《小学语文教师》2008年第3期30-31,共2页黄年忠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秘诀就是与众不同,此话不无道理。比如说绘画,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是举世公认的顶尖级作品。其他人纵使模仿得再像,至多也只有可能成为“郑板桥第二”“齐白石第二”“徐悲...
关键词:备课札记 《望月》 五年级 苏教版 下册 郑板桥 齐白石 徐悲鸿 
在什么情况下省略号用十二个小圆点表示?
《小学语文教师》2002年第12期118-120,共3页令怡 
在苏教版第十册《望月》一课中,有一处省略号用了12个小圆点:“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关键词:省略号 《望月》 苏教版 情况 表示 峨眉山 水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