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

作品数:7583被引量:4973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茅海建李华瑞龚郭清郭志安马忠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学历史教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人”的角度探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中学历史教学》2024年第6期28-30,33,共4页金飞 汪建红 
历史讲的是人的故事,以人物为线索的教学设计不失为提升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在高二文科班教学实践中,试图从几类相关“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出发,探析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作为法律制定者的“人”,作为法律执行者的“人”,作为...
关键词:初高中教学衔接 王安石变法 变法改革 认知逻辑 
真与善:历史解释的两个向度——以“戊戌变法”的教学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徐文彬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解释必须指向“真”与“善”,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治史品德。首先,历史解释需要基于史事真实,在廓清真相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求真意识和证据意识;其次,历史解释要选择不同的时...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 戊戌变法 
商鞅变法中秦的基层家庭形态——从《中外历史纲要(上)》商鞅变法的一则内容谈起
《中学历史教学》2024年第4期36-38,共3页张庆勇 
近年来,关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越来越受重视,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教材选择性必修一专门用一个单元来论述与此相关的内容,尤其是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容,与以往旧教材相比较更是从无到有,渗透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各处。而基层社会...
关键词:高中历史 旧教材 中外历史 商鞅变法 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管理 家庭形态 必修一 
陈宝箴支持康有为的维新变法吗?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22年第12期67-69,共3页李三军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文综28题:维新变法期间,湖南巡抚陈宝箴推行变法改革,但在上《请厘正学术造就人才折》中称“康有为平日所著《孔子改制考》一书……其徒和之,持之愈坚,失之愈远,嚣然自命,号为‘康学’,而民权平等之说炽矣”,并奏请...
关键词:陈宝箴 湖南巡抚 维新变法 奏请 《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 造就人才 民权平等 
新高考背景下“学术情境”试题的理解与对策
《中学历史教学》2022年第9期15-17,共3页崔维友 秦晓鸥 
近两年在高考历史试题中,“学术情境”试题频频出现,如:2021年高考山东卷历史第6题,2022年高考全国文综乙卷第32题、全国文综甲卷第45题和湖南卷历史第14题,等等。在这些试题中,2021年山东卷第6题(以下简称“第6题”)将高频考点“戊戌...
关键词:学术情境 高频考点 文综 学术研究 山东卷 戊戌变法 新高考背景 高考历史试题 
把历史过程还给历史课堂--以《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2021年第10期27-29,共3页丁文斌 
一、问题的提出《中外历史纲要》上把晚清70年历史列为第五单元以及第六单元的辛亥革命一课,共四课内容,前两课为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签订,后两课内容为康梁维新变法到辛亥革命。其中第18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以救亡...
关键词:戊戌维新运动 八国联军侵华 义和团运动 《马关条约》 民族危亡 康梁 全球史视野 维新变法 
浅谈借助示意图渗透唯物史观素养的有效应用——以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第三分册《戊戌变法》为例被引量:3
《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8期47-49,共3页刘念 
大多数初一学生依然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过程中,对于具象事物的理解能力比较强,对于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整理能力相对比较弱。老师在教学实践时,可以用示意图为学习辅助方式,通过'线条、符号、文字来表示历史内容'[1],把复杂...
关键词:示意图 思想变革 社会变革 《戊戌变法》 初中历史教材 变法维新 维新思想 维新变法思想 维新思潮 唯物史观 部编版 有效应用 
“史料实证”素养落地的思考——基于“三次序材料教学法”的重构被引量:6
《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8期50-52,共3页席长华 张惠贤 王丙申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因为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这是历史学的重要方法[1]。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以论带史'...
关键词:“史料实证”素养 以论带史 维新变法 思想解放 材料教学法 史料实证 
创设问题情境 涵育核心素养——以《王安石变法》教学实践为例被引量:3
《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5期19-22,共4页李玉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德树人导向下的中学历史微主题教学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XB18-565)课题阶段成果
目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已成为全国课堂教学深度改革的新方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教师要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及教学评价等聚焦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1]。历史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 王安石变法 教学实践 素养 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问题 历史学科 教学深度 
在概念建构中解释历史——以《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为例被引量:1
《中学历史教学》2019年第2期14-17,共4页陈龙 
贵州省2017年教育科研立项课题<以历史解释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编号:2017B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历史解释'是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体现,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和需突破的关键。笔者以在2018全国历史教学年会上承担的《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课的教学为例,简要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历...
关键词:学科方法 教学中 思想解放 近代中国 概念形成 学科核心素养 师夷长技 维新变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