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敬亭山》

作品数:6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玉峰李彩霞袁梅张琳瑜张伟光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复旦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凌跨百代,光焰万丈——《走近“诗仙”李白》教学及赏评
《小学语文教学》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刘恋(执教) 向爱平(赏评) 
教学目标:1.通过对李白诗歌的多文本品读与梳理,体会李白诗歌中神奇的夸张、浪漫的想象、超凡的境界,进一步感受“诗仙”的魅力。2.品读李白的《夜宿山寺》,体会其神奇的夸张、浪漫的想象,感受其狂放不羁、超越时空的“诗仙”魅力。3....
关键词:狂放不羁 李白诗歌 诗仙 物我两忘 《独坐敬亭山》 天人合一 夜宿山寺 文本品读 
独坐敬亭山
《学苑教育》2023年第36期F0002-F0002,共1页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赏析:《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
关键词:敬亭山 五言绝句 诗人李白 山水景物 怀才不遇 拟人化 生命历程 《独坐敬亭山》 
“思入风云变态中”——李白《独坐敬亭山》二题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3年第12期116-121,共6页吴怀东 
敬亭山因为谢朓、李白其人其诗而成为风景胜地,其中李白《独坐敬亭山》贡献至巨。此诗抒发了强烈的孤独感,人、山相互抚慰,表现了李白一贯的奇情异想。李白的孤独感既源自政治不遇,也是此时此地生活陷入困顿的现实折射。此诗的鸟、云意...
关键词:《独坐敬亭山》 孤独感 继承与创新   
聊一聊爸妈的那些“套路”
《创新作文(初中版)》2023年第11期56-56,共1页
千江有月/我告诉儿子,会背《乌衣巷》,去南京夫子庙免门票;会背《独坐敬亭山》,去敬亭山免门票;会背《蜀道难》,去古蜀道免门票……他努力背了下来,这些景点我也都带他去游览了。至于6岁以下小朋友不用买门票这种事情,就不用让他知道了...
关键词:《蜀道难》 敬亭山 古蜀道 门票 《独坐敬亭山》 《乌衣巷》 南京夫子庙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读互促”统整设计
《语文教学通讯》2023年第15期29-31,共3页吴瑕 
【单元写作目标】按一定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单元教学规划】板块一:写读互促,了解单元主题第1-2课时教学目标:1.能积累和勤奋学习有关的成语;2.能借助注释和学习经验理解两则文言文和古诗;3.能背诵《囊萤夜读》和《独坐敬亭山》...
关键词:成语故事 单元教学 单元主题 写作目标 课时教学目标 统编教材 《独坐敬亭山》 统整 
许渊冲“三美论”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俄译对比--以《独坐敬亭山》为例被引量:1
《品位·经典》2023年第2期54-56,115,共4页张娟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世界文化的明珠,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从许渊冲的“三美论”出发,以唐诗《独坐敬亭山》的俄译为例,分析其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关注诗歌意境的传达,聚焦诗歌“情语”的表达,...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 俄译 三美论 
最强驴友和恐高诗人
《少年大世界(小学4-6年级)》2021年第6期12-13,共2页姜红雨 
暑假快到了,小伙伴们是不是很想出门看看外面的世界?在我们熟悉的唐诗里,《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峨嵋山月歌》《独坐敬亭山》……这些名山大家去过哪几座?估计多数没去过,可是李白都去过,因为这些诗都是李白写的。
关键词:《望庐山瀑布》 《望天门山》 外面的世界 小伙伴 《独坐敬亭山》 李白 唐诗 
生存困境及其中国式超越:重读李白《独坐敬亭山》
《文史知识》2021年第4期34-38,共5页张晓伟 
《独坐敬亭山》是李白的名作,因收入多种诗歌选本而为人们耳熟能详。全诗如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一首符合近体诗格律的五言绝句,但是单线直行、明白如话,完全没有雕琢之感。从艺术风格上来说,这本就...
关键词:五言绝句 敬亭山 生存困境 诗歌选本 《独坐敬亭山》 李白 艺术风格 近体诗格律 
古诗“意象法”教学探索——以《独坐敬亭山》为例
《湖南教育(中旬)(B)》2020年第11期50-51,共2页杨平 
诗歌意象,既铺展诗景、承载诗情,又构造诗境、表达诗心。因此,聚焦意象开展古诗教学,可牵手学生由象读诗,读象中景,明象中情,入景入情,入境入心,把抽象的诗文化为难以忘怀的心象,并从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本文以《独坐敬亭山》的...
关键词:古诗教学 《独坐敬亭山》 意象法 形象思维能力 诗心 教学探索 诗歌意象 
比较李白诗作《月下独酌·其一》与《独坐敬亭山》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年第4期57-59,共3页鲁珊珊 
李白两首名作《月下独酌·其一》与《独坐敬亭山》都写孤独之感,但二者的艺术手法上分别采用动和静两种方式。同时,体现出一定的道家思想即“道法自然”与“天人合一”,两首诗对后世的作用都不尽相同,是受作者个人阅历的丰富和心境的沉...
关键词:李白 孤独 《月下独酌·其一》 《独坐敬亭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