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作品数:143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金文伟郑慧霞张玉晶周洪波孔令玉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河南大学吉林省柳河县长青小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以《望天门山》为例浅谈古诗教学中的随文小练笔策略
《成长》2024年第21期85-87,共3页钟太军 
时代在不断地加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甚至抛弃某些传统文化价值。然而,在小学语文教育中,随文小练笔仍然是一种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在古诗的教学中更是如此。本文着眼于古...
关键词:古诗教学 传统文化价值 随文小练笔 小学语文教育 语文教学方法 语文素养 古代诗歌教学 教学策略 
辨“日边来”识“真太白”——《望天门山》赏析
《读天下》2024年第43期0010-0012,共3页马碧琴 
天门山是如何断开的
《风流一代》2024年第29期56-57,共2页马志飞 
大唐开元十三年(725年),25岁的李白初次出蜀,辞亲远游。在乘船赴江东经当涂(今属安徽)途中,忽见两座青山夹江对峙,犹如天宫之门缓缓打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泌涌的波涛令李白心潮澎湃,于是他提笔写下经典的七言绝句《望天门山》:“天...
关键词:七言绝句 天门山 名闻天下 《望天门山》 江水东流 远游 李白 题咏 
望天门山
《学苑教育》2024年第25期1-1,共1页(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赏析:《望天门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
关键词:诗人李白 七言绝句 天门山 化静为动 意境开阔 《望天门山》 水东流 铺叙 
跟着诗歌云游祖国大好河山——三上第17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2024年第27期51-53,共3页戴若琳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能够背诵三首古诗,默写《望天门山》。2.借助注释和想象,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和云游诗人笔下的祖国大好河山,提升文化素养。3.向《跟着名家游山河》栏目提供心中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词,...
关键词:推荐理由 教学设计 韵律美 默写 教学目标 《望天门山》 诗的意境 文化素养 
基于层级进阶的小学古诗教学及评价——以《望天门山》为例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4年第9期29-33,共5页吴碧波 李俊飞 
2023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重点课题“做中学理念下小学学科实践场景建构研究”(B/2023/03/06)。
三层级阅读教学从系统分层的角度搭建了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理论体系。运用该理论指导小学古诗教学,可以引导课堂教学在重积累、重理解的基础上走向发展学生审美力、表达力、审辨力的素养提升之途。以《望天门山》教学为例,利用三层...
关键词:三层级阅读教学 古诗教学 层级进阶 “教—学—评”一致 
求同与求异:在古诗学习中提升思维力——以《望天门山》《望洞庭》教学为例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24年第3期52-54,共3页余仁兵 
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乡村教师专项课题“立足课堂,提升学生学力的策略研究”(批准号:2020/N/060)阶段性研究成果。
语言运用与思维品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促进#一“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通过学习收获了什么,还要关注学生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学习收获 语文实践活动 思维工具 语言运用 提升思维 古诗学习 思维品质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语美融合品经典诗词 诗意绘画承传统文化——以语文学科《望天门山》古诗教学与美术学科诗意画教学统整课为例
《天津教育》2024年第9期107-109,共3页张春霞 
福建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小学美术与语文传统文化融合并育教学的行动研究”(立项标准号:FJJKZX22-630)的研究成果。
中国的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和文化烙印,记载了我国文化产生与进步的历程,由传统文化而代代传承的思想方式、价值理念、行为规范、风俗人情等,已经与每一代中国人的思想精神融为一体,时刻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与行动。...
关键词:古诗教学 美术课堂 经典诗词 综合型人才 美术学科 文化融合 语文学科 文化烙印 
古诗词里也有科学知识
《初中生辅导》2023年第32期22-25,共4页
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题材包罗万象。藏在古诗词里的科学知识,则让灿烂辉煌的诗词文化更加多姿多彩。物理知识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科学知识说明诗人让静止的事物产生了动态美。他将运动的小船作为参照...
关键词:科学知识 古诗词 诗词文化 参照物 物理知识 孤帆 动态美 《望天门山》 
畅游诗画凝千古 胸藏文墨绘山河 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古诗文诵读项目
《书法教育》2023年第11期54-57,共4页
创作感想何昊颖/北京市海淀区第三实验小学六年级三班学生《望天门山》诗中描述了江水从两座山中穿过向东流的景象,我用多层次的线条来表现这两座山。山上的石头汇聚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从山尖往下,布满整座山。我在山中画了几棵树,用来...
关键词:古诗文诵读 北京市海淀区 实验小学 《望天门山》 小学六年级 诗与画 多层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