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立

作品数:226被引量:352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邵炳军王雷生李智李艳华林恒青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原文献所见石重贵入辽事迹考源——兼论辽宋并立时期的跨境逃人与信息沟通
《文献》2025年第2期26-43,共18页郭洋辰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13世纪政治与社会再探研”(22JJD770005)阶段性成果。
在宋辽、宋金并立时期,跨境逃人是信息由北向南传递的主要媒介之一,也是宋人了解契丹、女真历史和现状的重要信息渠道。传世中原文献中记载的石重贵入辽事迹均源自范质《陷蕃记》与《五代通录》,而范质撰述的信息源则是自契丹南逃的石...
关键词:中原文献 石重贵 范质 信息沟通 跨境逃人 
再议“讲什么”与“怎么讲”——听“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课有感
《历史教学(上半月)》2025年第2期14-23,共10页汪德武 袁思史 
“讲什么”与“怎么讲”,是教师每节课遇到的两个常规问题。“讲什么”,要求教师精选授课内容;“怎么讲”,要求教师重视授课策略与方法。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两个常规问题?如何在“讲什么”“怎么讲”中融入核心素养、教学评一体化、...
关键词: 西夏 北宋 历史教学 教学方法 
由论衡相融到互补并立:从儒道关系看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83-91,共9页胡永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儒佛道三教关系视域下中国特色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18ZDA233);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儒释道融通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塑造及其价值研究”(2024SJZD009)。
儒道两家是中华传统文化有机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观念虽有所不同,但都是在中华文明的母体中孕育产生、传承和发展。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是儒道互动得以实现的前提,而儒道在中华文明内部由论衡相融到互补并立的思想史呈现过程彰显着...
关键词:儒道关系 中华文明 包容性 和谐共生 
培养德术并立的新时代中医传承者——以方剂学教学为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23期7-9,共3页王宇 张艳 王虎平 施丽娟 安耀荣 李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No.YBXM-2020-09】。
“课程思政”为高校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是新时代高校对学生成长规律的深刻把握和运用。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增强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自觉。方剂学是中医药院校专业基础...
关键词:方剂学 课程思政 中医药高等教育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以“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33期37-39,共3页华旭升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旨在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因此,如何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大单元教学突破了单课教学的局限性,有助于在单元主题引领下理清单元脉络,进...
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式 高中历史 学科本质 历史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 中外历史 教学改革 育人价值 
民法债物关系的再认知:基于债的财产化和并立化的内在视角被引量:1
《交大法学》2024年第4期160-176,共17页龙卫球 何傲翾 
债物二分体例是民法自古典走向近现代之际所确立的财产法基础性结构,意涵丰富。长期以来受形式民法认识论视线遮蔽,学界过多地关注二者区分的特点,从而忽视现代民法债物二分是以债的财产化以及并立化作为前提的实质意义。仅仅立足债物...
关键词:债物二分 债的财产化 债物并立 财产权体系 再现代化 
当代中国人权的制度进路
《法学评论》2024年第4期16-26,共11页齐延平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权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21LLFXA051)的阶段性成果。
当代中国人权虽因外来刺激而起,但却是基于“中国性”而内生规范逻辑、独辟制度进路。其取道经世致用而非抽象思辨,超越个人本位与群体本位对立,以“全体”活化、支撑、强化“个体”,从而达致“群之善”与“己之善”的平等并立以及对“...
关键词:民生-民权型人权 双善并立 双规范体系 双义务模式 制度进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策略——《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例评析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4年第8期84-86,共3页陈雅莉 陈建平 
福建教育学院2023年度青年专项研究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中学历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23QN-05)。
历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阵地,是铸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课程。新课程标准首次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国情,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辽、西...
关键词:中学历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学策略 
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作业设计初探——以“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年第20期12-14,共3页付恒伟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大概念的高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研究”(2022YB1236)阶段性成果。
大概念可以反映出学科本质,居于学科中心地位,是具有广泛适用性及解释力的思想与方法.基于大概念进行高中历史作业设计,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单元主题,深度探究单元关键概念与基本问题,对历史史实、历史现象、具体问题及名词术语有正确的理...
关键词:学科本质 单元主题 历史史实 广泛适用性 名词术语 高中历史作业 深度探究 关键概念 
黑死病与中世纪英语地位提升
《海外英语》2024年第14期53-55,共3页曹芳 陈友军 
诺曼征服后,英国社会的语言环境出现法语、拉丁语和英语共存的“三语并立”局面,法语和拉丁语成为英国的官方语言,英语则成为底层农民的口头语言。黑死病是欧洲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瘟疫之一,大规模暴发于1347—1351年,于1348年传入英国...
关键词:中古英语 黑死病 诺曼征服 三语并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