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号

作品数:60被引量:1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学晖杨智王芳杨定华张志平更多>>
相关机构:克拉玛依文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义乌中学江苏南通市如皋市教育局更多>>
相关期刊:《家庭医药(就医选药)》《初中生辅导》《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国健康月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玩转数独,感受数学好玩
《小学教学参考》2025年第6期18-20,共3页朱丽萍 
数学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好玩,以数独游戏为例开展教学:通过玩转基本数独,帮助学生了解游戏规则;通过玩转不等号数独,帮助学生感悟数的大小关系;通过玩转加法数独,帮助学生习得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玩转肯肯数独,帮助学生挑战自我极...
关键词:数独 基本数独 不等号数独 肯肯数独 
科技论文中数学杂类符号错用举隅
《编辑学报》2024年第4期398-400,共3页周凤航 
数学杂类符号(=、>、<、≥、≤、~、∶、∝、≈、%等)在科技论文中应用非常广泛,然而,一些科技论文中存在数学杂类符号错用、不规范的问题。本文依据相关标准及文献,通过梳理一些常用的数学杂类符号的书写形式及其在应用中的易错点,阐明...
关键词:数学杂类符号 不等号 百分号 浪纹线 
数学文化素养话题之十一:等号和不等号被引量:1
《教育视界》2022年第29期77-80,共4页刘劲苓 文静 
文静:在小学阶段会用到很多关系符号,比如一年级会学到的“>”“=”“<”。关于这些符号,有哪些相关的历史呢?刘劲苓:其实,像“≠”“>”“<”“≥”“≤”“≈”这些符号,都是在某个原形符号的基础上改造的,不难看出,“=”是这些符号...
关键词:数学文化素养 小学阶段 关系符号 原形 一年级 文静 
晶系,格子系以及表示惯用胞参数关系的不等号
《物理与工程》2021年第1期76-81,共6页吴鸿业 徐宝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565013)资助。
"晶系""格子系""晶族"这三个概念都被用于晶体分类。本文在厘清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之后,分述晶系和格子系划分中特征对称性与惯用胞参数之间的关系。又通过一个假想的例子和一个真实的例子,说明基于惯用胞参数划分晶系的缺点。...
关键词:晶系 格子系 晶族 空间群 
等号和不等号的由来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20年第6期58-58,共1页蔡维 
对于等号("=")与不等号(">""<"),我们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使用了。你知道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这些符号的吗?它们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在15、16世纪的数学公式中,人们用词语或单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等或不等关系。
关键词:数学公式 不等关系 16世纪 小学 
正确理解减负内涵 划好“三个不等号”
《政工学刊》2019年第6期56-57,共2页曹志芳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部队各级党委机关狠抓落实,全力破除文山会海、任性问责、频繁检查、'精准填表'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激励担当作为,让广大...
关键词:干事创业 部队战斗力 效能提升 形式主义 岗位职责 狠抓落实 
让估算牵手不等号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8年第1期233-234,共2页钱亚男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和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计算的结果作出估计或大概的推断.在小学阶段,估算问题要有合适的实际背景,如果缺少了合适的实际背景,估算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统观人教版小学阶段教材的编排,确实非常重视估算的实际背景,...
关键词:估算 等号 牵手 小学阶段 生活情境 人教版 练习题 教材 
从不等号说起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2017年第7期75-76,共2页叶军 
我们今天使用的不等号有:〉、〈、≠、≥、≤,一共5个.那么,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谁第一个使用这些符号的呢?1629年,荷兰数学家吉拉尔(1595-1632)用AffB表示A〉B、BξA表示B〈A.1631年,为纪念英国数学家哈利奥特(1560-1...
关键词:等号 符号使用 数学家 
一个不等号的启示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14期48-48,共1页丁建明 
数学教学具有其特殊性的地方,有的概念在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定义。在低年级的时候,有些定义不完整,甚至严格说来是错的。考虑到接受的限制,这样实施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也许我们当老师的觉得学了很多,也许学生的成绩还不错,但是,...
关键词:不等号 符号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我是不等号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6年第5期24-25,共2页康松 
关键词:不等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