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后腐烂

作品数:98被引量:563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郑永华汪开拓李宁马素娟杨震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葡萄采后致腐病原菌 Diaporthe noblis 的鉴定及室内杀菌剂的筛选
《西北农业学报》2025年第3期545-551,共7页冯宝珍 李培谦 陈丹丹 丁春爽 陈存坤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0302123084,20210302123087);山西省特色农产品发展学科群科研项目(SKX-202205)。
为有效防控葡萄采后病害,对储藏期葡萄致腐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果实离体进行致病性测定,利用形态学特征和多基因联合建树对菌株进行种类鉴定;同时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该病原菌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所分离到的菌株形态特征...
关键词:葡萄 采后腐烂 间作壳菌 鉴定 杀菌剂 
新型农抗N2对采后柑橘的保鲜效果研究
《生物灾害科学》2024年第3期415-422,共8页段超 刘群 王倩 代于琪 郝利文 彭帅英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202ACB215002)。
【目的】研究新型抗真菌剂-农抗N2对柑橘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以期为柑橘采后的防腐保鲜技术提供材料与理论参考。【方法】使用5.77 mg/L农抗N2对采摘后柑橘进行浸泡处理,晾干后使用聚乙烯薄膜进行单果包装,于25℃、相对湿度90%~95%条件...
关键词:新型抗真菌剂 失重率 采后腐烂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酚类与黄酮类化合物 
樱桃果实采后致腐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性研究被引量:1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24年第3期120-129,共10页孙文馨 经盛红 施恒松 杨丽娜 朱峰 董京萍 纪兆林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0-3-02);扬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XCX20230688)。
为有效防止采后樱桃腐烂,减少果品损失,先后对4批次室温贮藏的我国山东和美国产地新鲜健康甜樱桃进行观察,对初现病斑和腐烂樱桃果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菌株进行鉴定,并接种健康樱桃果实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4批...
关键词:樱桃 采后腐烂 病原菌 分离和鉴定 致病性测定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在木薯块根采后低压保鲜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近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简称中国热科院品资所)木薯加工与综合利用研究团队在低压处理对木薯块根采后贮藏方面取得新进展,从水分迁移、生理生化代谢反应解析了低压贮藏有效抑制木薯块根采后腐烂的机理。该研究...
关键词:木薯块根 水分迁移 产业化应用 采后保鲜 保鲜研究 采后腐烂 热科院 生理生化代谢 
类黄酮合成关键基因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中的功能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安飞飞 蔡杰 薛晶晶 朱文丽 陈松笔 罗秀芹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320MS10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30032022007)。
为探究MeF3H在木薯块根采后生理腐烂(PPD)中的功能,以‘华南9号’(‘SC 9’)为试验材料,通过qRTPCR技术分析MeF3H在叶片、叶柄、茎、脆性胚性愈伤组织(FEC)、花、腋芽、纤维根、块根及块根PPD中的表达情况,确定MeF3H的亚细胞定位,结合...
关键词:木薯 类黄酮 MeF3H 块根 采后腐烂 
臭氧处理对哈密瓜采后腐烂与细胞壁代谢影响被引量:1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4年第2期96-102,共7页古丽丹·塔勒达吾 王雪 王新宇 毕莹 李慧 冯雨蝶 吾孜木·马那尔别克 王静 
为研究臭氧处理对哈密瓜采后腐烂与细胞壁代谢关系,以“西州蜜25号”哈密瓜为材料,在常温(22.0±0.5)℃下分别对哈密瓜进行0 mg/m^(3)(对照组)和10 mg/m^(3)(臭氧处理组)臭氧处理4 h,置于常温下贮藏,观察记录哈密瓜贮藏期间腐烂症状,测...
关键词:哈密瓜 臭氧处理 细胞壁代谢 软化 腐烂 
中国热科院在木薯采后生理腐烂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近日,中国热科院品资所木薯研究中心在木薯采后生理腐烂调控机制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该研究阐述了MEPOD12在木薯块根采后腐烂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为木薯耐采后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优异基因资源。
关键词:木薯块根 采后生理 优异基因 热科院 采后腐烂 功能及作用 调控机制 新进展 
柑橘树冠覆膜和采后处理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
《中国科技成果》2022年第18期57-58,共2页 邓崇岭 程运江 梁声记 朱壹 唐仙寿 刘萍 陈传武 门友均 范七君 何雪玲 王举兵 廖奎富 莫连庆 吴齐仟 武晓晓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2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8YFD1000206);国家现代农业(柑橘)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2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柑橘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岗位项目(nycytxgxcxtd-05-01)等资助。
柑橘是广西第一大水果产业。2019年,广西柑橘种植面积55.29万公项(829.41万亩)、产量1124.52万吨、产值322.33亿元,广西柑橘产量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由于广西北部11月至翌年2月易出现连续阴雨、低温、霜冻天气,柑橘果实易受冻害,导致落...
关键词:采后处理 柑橘产量 裂果率 公项 柑橘果实 规范化水平 损耗率 采后腐烂 
树莓果实采后腐烂及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与评价被引量:1
《食品工业》2022年第5期10-13,共4页穆静 崔琰 
以八分熟的树莓为研究对象,在不同储藏温度(5,10,15,20和25℃)下研究其品质变化,通过Arrhenius方程建立树莓果实采后腐烂动力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树莓果实的腐烂与贮藏温度、时间有关,其关系符合零级动力学反应。贮藏温度过高,会对果...
关键词:树莓 采后 货架期 预测模型 
BTH处理影响火龙果采后抗病性及贮藏品质
《中国果业信息》2022年第5期57-57,共1页
据《中国农学通报》2022年第10期《BTH处理对火龙果采后抗病性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作者鲍远放等)报道,为探索采后浸泡苯并噻二唑(BTH)处理对火龙果采后果实抗桃吉尔霉能力、贮藏品质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以火龙果“软枝大红”为材料...
关键词:火龙果 病情指数 苯并噻二唑 贮藏品质 处理浓度 腐烂率 采后腐烂 抗病相关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