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玉

作品数:7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课程思政党员教师高校党员教师二语习得理论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学习与探索》《学术交流》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路径探索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8期59-61,共3页李明君 王祥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六批教学发展基金项目(课程思政类)A类“英语文化基础”(AUCA5810002021-210213)。
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文化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有助于达成全面育人的培养目标。“英语文化基础”课程思政应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辨识能力...
关键词:“英语文化基础” 课程思政 西方文明 中华文化 
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高校党员教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途径探索被引量:4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年第1期6-7,共2页姚静 王祥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梦想·担当”党支部创新立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有效途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课程思政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做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如何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入教学。高校党员教师要坚定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程思政 十九大 党员教师 
二语习得理论下的中国式英语之理论认识被引量:4
《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50-53,59,共5页王倩玉 王祥玉 
中国式英语是中国人学习英语时所特有的现象,也是教师及语言学家始终关注的问题,它的存在标志着语言学习者尚未完全具备英语语言能力,说明语言学习距目的语的掌握,仍有一段距离。因此,在中国,英语学习的关键,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克服中国...
关键词:二语习得 中介语 中国式英语 
“包袱”的修辞手段及翻译(英文)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142-144,共3页王倩玉 王祥玉 
相声和小品一直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因为它语言诙谐、幽默。从语言学角度看,诙谐、幽默的语言与恰当的修辞是分不开的,而"包袱"抖得响不响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于修辞。相声、小品有其常用的修辞方法,其翻译方法也应既顾及"包袱"的特点,又...
关键词:相声 小品 包袱 修辞法 翻译 
英语学习中的个体差异——焦虑与英语学习被引量:2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98-100,共3页王祥玉 李明君 
很多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倍感焦虑和困惑 ,焦虑对第二语音习得起到一种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产生的焦虑主要是来自英语学习中的社会和交际方面。学生的焦虑一旦产生 ,从心理上就会增强对语言学习失败的预想 ,学习中的认知...
关键词:英语学习 焦虑 认知能力 个体差异 
从《双喜》看文化变异被引量:1
《学术交流》2003年第5期120-121,134,共3页王祥玉 
文化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体现。由于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 ,文化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由此产生了文化变异这种独特的现象。文化变异是文化碰撞中为保持原有文化而发生的一种原文化改变的现象 ,其实质在于是为个体生存而做出的改变。
关键词:文化 文化内涵 文化变异 
第二语言学习进程中的个体差异:范畴与内涵
《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6期90-91,共2页王祥玉 
学习个体之间的差异包括观念、情感状态、动机、个性、年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与策略、性别等范畴。这些范畴的变量能直接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进程。应针对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建立一套完整的第二语言学习的理论体系 ,以指导和促进学...
关键词:第二语言 学习 个体差异 心理语言学 学习动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