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君

作品数:8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意象图式情景体验认知语义学非言语行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黑龙江高教研究》《作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路径探索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8期59-61,共3页李明君 王祥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六批教学发展基金项目(课程思政类)A类“英语文化基础”(AUCA5810002021-210213)。
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文化基础”课程具有一定的必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有助于达成全面育人的培养目标。“英语文化基础”课程思政应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辨识能力...
关键词:“英语文化基础” 课程思政 西方文明 中华文化 
中美高校学生评教问卷差异探究被引量:7
《教育探索》2015年第7期151-154,共4页刘丽华 李明君 
学生评教活动作为高等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外各大学的普遍重视。中美高校学生评教问卷内容有相似之处,但在评价关注的中心和评价标准的可观察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基于这些差异形成的原因,应借鉴美国高校学生评教问卷对我...
关键词:高校 学生评教问卷 中国 美国 差异 
对大学英语教师角色重新定位问题的思考被引量:7
《教育探索》2011年第8期105-106,共2页王晶 李明君 徐万海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对教师的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在教学中应实现角色的重新定位,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教学成果的评估者和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者。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学改革 教师角色定位 
“合作”还是“违背”——论凡·赫克笔下人物阿拉契娜的抗争与迷失
《作家》2009年第8期89-90,共2页刘丽华 李明君 
2007年北京市“人才强教计划——中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韩礼德功能语篇分析理论与英语专业学生阅读能力培养之关系研究”的部分成果
从《朱迪丝》、《帐篷栓》到《不定的地址:多情的旅途》以及《永不停歇》,阿莉莎.凡.赫克一直在探索女性的价值,寻找女性的社会位置,其作品带有明显的自我意识和女权主义色彩。本文采用合作原则这一语用学理论,从语用学视角阐释小说中...
关键词:语用分析 身份 隐喻 讽刺 
意象图式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前沿被引量:35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110-117,共8页刘丽华 李明君 
意象图式是认知语义学探讨的一个主要内容,意象图式来自人们的体验经验,赋予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人们通过意象图式转换和映射进行预测和推理。意象图式的理论研究涉及其定义、属性、类别、哲学地位、理论意义等,神经科学、心理学、空间...
关键词:认知语义学 意象图式 属性与类别 图式联结 情景体验 空间认知 
英语变化的社会因素研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136-138,共3页刘丽华 李明君 
语言变化无时不在,这种变化虽然有时被指责为语言的退化,却也不可避免。影响英语变化的因素大体可分为内部因素、社会因素和认知因素。本文通过研究英语从古英语发展为当代英语的历史,探索引起变化的社会原因,主要包括:语言接触与分离...
关键词:社会因素 语言接触与分离 权力更替 科技进步 
非言语行为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6期139-141,共3页刘丽华 李明君 
人类的交际分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然而,在大多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非言语交际行为所传递的信息。而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的非言语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因此,有必要了解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非言语行为及其作用,以...
关键词:非言语行为 课堂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学习中的个体差异——焦虑与英语学习被引量:2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98-100,共3页王祥玉 李明君 
很多学生对英语这门课程倍感焦虑和困惑 ,焦虑对第二语音习得起到一种很大的负面影响。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所产生的焦虑主要是来自英语学习中的社会和交际方面。学生的焦虑一旦产生 ,从心理上就会增强对语言学习失败的预想 ,学习中的认知...
关键词:英语学习 焦虑 认知能力 个体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