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宁

作品数:8被引量:7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汉语习得得字句把字句教材编写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社会科学》《华文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支架式”对外汉语课堂活动设计与效益分析被引量:2
《海外华文教育》2018年第5期79-87,共9页邓小宁 叶亮 
本文通过对两个对外汉语课堂的真实案例进行对比研究,运用"支架式教学"探讨课堂小组活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让学习者更好地参与课堂小组活动的策略。首先本文还原了两个发生在美国人国际学校高中平行班的课堂小组活动的详细设计及实...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对外汉语 课堂小组活动 效益 应对策略 
“得”字句的多角度考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1年第3期54-59,共6页邓小宁 
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几方面考察"得"字句的限制条件。语义上,补语所表示的结果、状态、程度等必须缘起于"得"前的动作行为或状态。句法上,否定式补语、"把"字句和"被"字句主要动词带的补语、二级补语等不能转换成状语。重动...
关键词:语义 缘起 句法 限制 重动句 
汉语“N+V+得+A”句式的习得过程考察——基于100万字中介语语料库的统计分析被引量:1
《华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30-38,共9页邓小宁 
通过考察100万字的中介语语料库中"N+V+得+A"句,发现韩国、印尼、越南、日本四国学习者习得这一句式均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初级二阶段是萌芽期,这一时期该句式的功能较单一;中级一阶段是繁盛期,表达功能开始多样化,但该阶段也是学习者偏...
关键词:习得 萌芽期 繁盛期 高原期 
论《老张的哲学》之语言变异艺术被引量:3
《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第9期84-88,共5页邓小宁 
考察老舍先生早期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在语音、文字、词汇、语法、语用五个方面的超常规的变异语言,可以揭示语言变异的规律、特点、作用,令读者从中领略到老舍这位语言大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关键词:常规 变异 语言 艺术 
两种“得”字补语句的习得考察被引量:7
《汉语学习》2009年第2期65-71,共7页周小兵 邓小宁 
本文考察不同母语背景及学习阶段的第二语言(汉语)学习者对两种"得"字补语句的习得情况。考察发现,结构复杂的重动V得句,二语者优先习得,并且使用频率高。影响习得的因素至少有三个方面,即语际迁移,目的语典型顺序的作用,教材的编排。...
关键词:重动V得句 前受事V得句 迁移 典型顺序 
“把”字句语法项目的选取与排序研究被引量:40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50-58,共9页李英 邓小宁 
国家汉办项目"语法项目选取的依据与排序"中的一部分;项目编号为 HBK01-05/076
本文分析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系统大纲和教材对“把”字句句式的选取和编排情况,对中外学生使用“把”字句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考察了约30 万字留学生语料中“把”字句的使用情况,以此来选取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把”字句句式并确定这...
关键词:“把”字句 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 句式 教材编写 
“一直”与“一向”的多角度分析被引量:15
《汉语学习》2002年第6期58-62,共5页邓小宁 
本文对副词“一直”和“一向”进行对比分析。在语义方面 ,这两个词在静态动态、长时短时、习性非习性以及时态上有成系统的对立。与此相关 ,它们在对谓词的选择方面 ,在与助词、时间词、副词的同现上也有明显的区别。本文最后从迁移和...
关键词:语义特征 形式特征 偏误分析 
“一再”和“再三”的辨析被引量:13
《汉语学习》2002年第1期61-64,共4页周小兵 邓小宁 
关键词:中国 汉语 “一再” “再三” 词语 词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