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妹

作品数:37被引量:21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流动儿童自尊人格小学儿童中介作用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理学进展》《心理科学》《教育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守护尊严底线,为孩子锻造一颗勇敢的心
《教育家》2024年第24期16-17,共2页张春妹 
近年来,中小学校园霸凌现象屡次跳入大众视野,并呈现出向低龄化蔓延的趋势,一件件校园事故已经演变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根据多起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被霸凌者大多性格软弱、内向,而霸凌者则往...
关键词:自我认同感 自我肯定 中小学 自尊水平 校园事故 低龄化 校园霸凌 儿童青少年 
面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建构主义三段式问题教学法研究被引量:2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年第1期36-42,共7页张春妹 张掌然 
武汉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建设综合改革项目(2016JG004);“武大通识3.0”一般通识课“毕生发展心理学”。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运用建构主义和知识学习三阶段论理论,采用问题提出教学法,结合问题哲学思想,创新性提出建构主义三段式问题教学法,将教学分为课堂前、课堂中、课堂后三个进程,分别进行学生自学、师生合学、师生研学。针对知...
关键词:建构主义 三段式问题教学法 大学生创新能力 
社会变迁视角下困境儿童的积极心理(代卷首语)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年第2期1-26,I0004,311,312,共29页张瑞平 张春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村回流儿童品格发展与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2BSH092)资助。
以往关于困境儿童的研究更多是采用问题/缺陷视角,关注的重心是在这些儿童学业不良和心理行为问题等消极方面。随着积极青少年发展视角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即使处于不利情境,个体仍具有积极发展的潜力。积极青少年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困境儿童 积极发展 社会变迁 
农村文化适应与流动儿童宽容品质的关系:共情的中介和城市文化适应的调节作用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3年第2期245-270,320,共27页张春妹 黄许诺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1FSHB012)的资助。
宽容是我国文化下非常重要的道德品质。为了从积极发展观的视角探讨流动儿童宽容品质的影响因素,本研究探讨了农村文化适应对流动儿童宽容品质的积极影响,以及共情的中介和城市文化适应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城乡文化适应量表、小学儿...
关键词:宽容品质 农村文化适应 共情 城市文化适应 生态社会环境 
“努力”VS“摆烂”:正视自我妨碍心理负担
《教育家》2023年第8期8-9,共2页修风翊 张春妹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摆烂模式”席卷欧美社交网络,成为牛津词典2022年度热词,人们试图通过自我放纵、懒惰等表达不满,来对抗社交媒体中展示的苛刻的完美主义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躺平”“摆烂”等词也在国内频频出现:随着社...
关键词:社交媒体 社交网络 心理负担 审美标准 完美主义 竞争力 正视自我 年度热词 
小学儿童宽容品质的概念内涵与量表编制被引量:1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2年第2期113-135,259,260,共25页张春妹 张安琪 彭显华 朱小玲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1FSHB012)的资助。
在积极品质培养的视角下,急需开展中国文化背景下宽容的结构和测量研究。中国的宽容与西方的宽恕在概念属性、对象范围、文化内涵上均具有重要区别。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宽容,其内涵包括推己及人的理解、不计人过的不计较、不怨恨、行...
关键词:宽容 道德品质 小学儿童 量表编制 
宽容对小学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友谊质量、敌意归因的中介作用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1年第2期64-82,266-267,共21页张春妹 张安琪 朱小玲 杜丽虹 
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一般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17C005)的资助
为探讨宽容品质在约束小学生外化问题行为方面的道德功能,探讨友谊质量和敌意归因在小学生宽容品质对外化问题行为影响过程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量表》《小学生宽容量表》《友谊质量问卷》《敌意归因偏向问卷》...
关键词:宽容 外化问题行为 友谊质量 敌意归因 
流动儿童的城市文化适应与主观幸福感: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8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1年第5期1005-1009,共5页张春妹 张璐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家庭系统观下流动儿童的城乡文化适应对心理适应的影响机制”的资助(项目号2016GB001);武汉大学“珞珈青年学者”人才项目资助。
目的:考察流动儿童城市文化适应对主观幸福感的作用及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城市文化适应量表、友谊质量量表、同伴提名问卷及幸福感指数量表对武汉市3所学校502名5~6年级的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城市文化适应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
关键词:流动儿童 城市文化适应 主观幸福感 
流动儿童城乡文化适应对物质主义的影响:安全感的中介作用——来自武汉市的调查被引量:1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1年第1期116-143,271,共29页张春妹 全湘 孙晓铜 
湖北省教育规划项目(2016GB001);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儒家心理学”项目的资助。
本研究以武汉市流动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流动儿童的物质主义水平,探讨城乡文化双重适应对物质主义的影响,以及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研究发现:(1)流动儿童存在着中等偏低的物质主义价值倾向,六年级高于五年...
关键词:流动儿童 城市文化适应 农村文化适应 物质主义 安全感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隐性知识共享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2020年第2期45-61,237,238,共19页张春妹 周权 殷冉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儒家文化心理学”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高校科研团队是生产知识的主力,青年群体已成为高校科研人员的主体部分。针对青年团队创造力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利于探寻如何激发团队整体的活力以及促进成员个体的发展。本研究以知识共享理论为基础,从个人层面考察个人主义/集体主义对...
关键词: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隐性知识共享 团队创造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