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道华

作品数:10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跨文化翻译理论视阈预设国际经贸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语言与翻译》《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江苏外语教学研究》《当代外语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翻译伦理学视角看原文错误的处理:有意与无意错误的伦理判断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24年第4期87-90,共4页梁道华 徐建荣 
翻译中的错误有时源于作者的疏忽,有的则是故意为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应一味忠实于原文,而应从翻译伦理角度出发,综合考虑译者社会责任、文化差异和读者期待,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依据委托方的要求,采取直接纠正或照直翻译同时...
关键词:翻译伦理 无意错误 有意错误 维护国家利益 
文化语用预设理论视阈下的跨文化翻译被引量:5
《当代外语研究》2010年第8期35-39,63,共6页袁建军 梁道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NR2010044
文化预设是一种复杂的语言现象,具有共知性和合适性两大特点。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可归结为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文化预设的差异,作为译者了解文化预设有助于透彻了解和灵活处理原文的文化预设信息,有助于在宏观上选择翻译重构策略。
关键词:预设 文化语用预设 跨文化翻译 
论广告语言中的语用预设及其翻译被引量:3
《语言与翻译》2010年第3期43-47,共5页袁建军 梁道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科研项目(NR2010044)资助
语用预设是广告语言中运用比较广泛的一种语用手段,它的使用使广告准确简洁,极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在广告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要透彻理解原文的语用预设信息,遵循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针对不同的情况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广告也能达到...
关键词:语用预设 广告语言 翻译策略 功能对等 
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科学怀疑精神被引量:1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53-54,共2页梁道华 
基于科学怀疑精神是创新的灵魂,探讨了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问答、讨论培养科学怀疑精神的具体做法,以期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关键词:创新 科学怀疑精神 交流工具 大学英语教学 问答法 
论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广告及其翻译被引量:2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袁建军 梁道华 
广告是一种典型的明示—推理交际,符合关联理论研究的范畴。根据关联理论,要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译者中要充分考虑到源语读者和目的语读者的认知语境,要确保广告译文能够让读者实现最佳关联。
关键词:广告翻译 关联理论 认知语境 最佳关联 
英汉“前、后”隐喻时间研究被引量:1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24-26,共3页梁道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V0765-1203)
关于时间的空间隐喻,有学者认为,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时间的"前、后"隐喻在英、汉语中是有区别的,已有的论述复杂难解。尽管文化有别,英汉语在这个问题上共同点多于不同点。孤立地看,"过去在后"的情况居多,放在时间流程中来看,"过去在前...
关键词:隐喻 孤立 联系 依次排队 在前 在后 
论关联理论对翻译的语用阐释被引量:4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98-101,共4页袁建军 梁道华 
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理论认为人类语言交际是一个通过寻找关联进行明示——推理的过程,翻译活动是一项涉及原作者-译者-译文读者的双重交际。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出发,对...
关键词:翻译 关联理论 语用阐释 
论跨文化翻译的关联理论诠释被引量: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56-59,共4页袁建军 梁道华 
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可以为跨语言、跨文化的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语用学分析方法。关联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以译者为中心寻求关联的跨文化"明示—推理"过程。译者站在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进行跨文化交际。译者在原语认知环境中寻求关联...
关键词:跨文化翻译 关联理论 语用诠释 
国际经贸英文合同的语言特征与翻译被引量:4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26-130,共5页袁建军 梁道华 
国际经贸英文合同为一种法律文件,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特征,如措辞准确、句子冗长、结构严谨等。译者应该熟悉合同文件的语言特点,掌握经贸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确保合同语言的准确、严谨和规范。
关键词:经贸合同英语 语言特征 翻译 专业知识 
《动物农场》中两条被篡改戒律的译法比较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34-37,共4页梁道华 
一个作品总有一定的目的,并且有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译者如果认同那个目的,就应在译文中采用相同或类似的手段,以使译文实现其目的。文章从写作目的和手段及译文目的和译文手段几个方面对《动物农场》中两条被篡改的"戒律"的不同译文...
关键词:目的 手段 “记号” 戒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