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娣

作品数:12被引量:6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互文性东方主义跨文化视角文化立场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学刊》《新闻爱好者(下半月)》《外国语言文学》《宿州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由中式英语汉译看译者与作者的合作——以《京华烟云》中式英语汉译为例
《外国语言文学》2024年第3期111-120,132,136,共12页王少娣 
在广义的翻译合作概念视角下,译者与作者往往需要跨越时空进行对话,形成一种特殊的合作关系。林语堂用英文写就的《京华烟云》中不乏中式英语的存在,这类语言形式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文化立场和他叙写中国的方式之间存在着...
关键词:翻译合作 中式英语 《京华烟云》 互文性 
谭恩美小说中的中式英语及其中国文化
《外国语文研究》2018年第2期45-53,共9页王少娣 
王少娣主持的教育部2014年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译者之双重文化立场与其翻译的互文性研究"【项目批号:14YJA740038】的阶段性成果
谭恩美介于东西方之间的文化身份造就了她复杂的文化立场和文化观。一方面,她对所处的美国文化有所依赖,同时也存在逆反的情绪。另一方面,于谭氏而言,其母族文化因其东方魅力而充满了神秘感;而同时东西方文化的不平衡又令其以俯视的目...
关键词:谭恩美 文化观 互文关系 翻译 中式英语 
小说《大地》中人物指称语的文化阐释被引量:1
《宿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62-67,共6页王少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译者之双重文化立场与其翻译的互文性研究"(14YJA740038)
为了从文化的视角探索和解读赛珍珠的小说《大地》中的人物指称运用特征,对小说文本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梳理,发现文本中的指称一方面涵盖了地位等级、长幼关系、女性地位、城乡差异等多层面的文化信息以及社会现实,而另一方面又存在着...
关键词:赛珍珠 《大地》 指称语 中国文化 文化身份 
林语堂的双重文化取向探析——自我东方主义与东方文化情结的二元并立被引量:5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10期66-72,191,共7页王少娣 
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校级规划基金项目<双重文化身份下译者之东方主义与自我东方主义对其翻译的影响>阶段成果;项目号:ky171245
林语堂植根于东方,对传统的中国语言文学与历史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他自小开始接触西方宗教与语言文化,成年后更有三十余年在西方国家生活的经历。这种文化背景造就了林氏双重的文化身份与复杂的文化观:一方面,他为满足西方对东方文...
关键词:林语堂 文化取向 自我东方主义 东方文化情结 
林语堂文化立场观照下的韵文翻译被引量:8
《外语学刊》2012年第2期118-122,共5页王少娣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本科翻译专业的测试研究"(09CYY005);上海外国语大学规划基金项目"双重文化身份下译者之东方主义与自我东方主义对其翻译的影响"(2011114046)的阶段性成果
林语堂的创作与翻译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游走于中西两种文化间,而当时东西方话语权的失衡从根本上决定林语堂文化立场中自我东方主义与东方文化情结之间既对立又融和的存在形式。在广义的互文性理论下,译者的文化立场与其翻译作品必然会...
关键词:林语堂 韵文翻译 自我东方主义 东方文化情结 
对近年来媒体流行词的英译研究被引量:3
《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0年第6期100-102,共3页王少娣 
上海市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十一五"立项课题成果之一
随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广度与深度的不断延伸,如何将汉语媒体中的流行词有效地传递到英语中是翻译工作面临的挑战。本文通过对近年媒体流行词的生成及其特点的分析和梳理,进一步探讨其可行的翻译策略,希望引发对该领域中的翻译问题的...
关键词:媒体流行词 英译 生成 翻译策略 
林语堂的东方主义倾向与其翻译的互文性分析被引量:17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55-60,共6页王少娣 
上海外国语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KX181034)
在广义的互文性视角下,译者的文化倾向必然会影响其包括翻译策略选择在内的翻译活动;同时,其翻译中出现的特征也能折射出译者的文化倾向。因此,探究林语堂东方主义文化倾向的成因,分析其汉英翻译中出现的一系列特征,能够进一步揭示其文...
关键词:林语堂 东方主义 互文性 文化立场 
试论林语堂翻译文本的选择倾向被引量:15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41-45,57,共6页王少娣 
译者的文本选择倾向会受到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前者如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关系以及目标读者等因素,后者则包括译者的文化观、历史观、文学观、哲学观、审美观以及他所接受的教育等诸多因素,因此,译者的翻译文...
关键词:林语堂 源语文本 选择倾向 
互文性视阈下的林语堂翻译探析被引量:6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75-79,86,共6页王少娣 
林语堂大量优秀的英文创作和汉英译作充分体现了他对英文的驾御能力,而这些作品也从未脱离深厚的汉语、汉语文学及其文化背景的影响。从互文性这一视角来观察林氏的创作和翻译,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儒、道及佛教的精神,汉语的经典文学作...
关键词:林语堂 翻译家 互文性 经典文学作品 视阈 汉语文学 中国文化 翻译作品 
《红楼梦》高频词“风月”的翻译赏析被引量:5
《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3期227-239,共13页王少娣 
“风月”一词在《红楼梦》中属于高频词,在不同语境中,其含义也不同,部分特殊含义甚至超出了词典的释义范围。该词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和美学内容,充分体现了作者语言运用的巧妙。本文将以《红楼梦》为背景,对“风月”一词的综合文...
关键词:《红楼梦》 风月 翻译 差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