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忠

作品数:14被引量:9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儿童学前儿童学生自我意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大学生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心理科学》《人口与经济》《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及压力感特点研究被引量:5
《心理科学》2005年第1期207-209,共3页刘志宏 魏华忠 常若松 
2004年度全国社科基金项目"小康社会人的心理健康素质研究"(04BKS032)子课题。
本研究在自编问卷的基础上,探讨初中生校园压力来源,及压力感的特点。结果表明:初中生的校园压力主要有四个 来源,学校要求、自我表现、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初中生的校园压力感有5种体验类型,低压力型;高压力型;学校要求敏感型; ...
关键词:初中生 校园压力 压力感 心理压力 
小学五年级阅读困难学生自然阅读中信息加工特点被引量:6
《心理科学》2003年第3期558-559,共2页喻红梅 魏华忠 
1 引言 随着特6教育观念的变化,在发达国家,阅读困难儿童已被纳入了特-教育的对象,并成为特-教育最大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 阅读困难学生 自然阅读 信息加工 特点 字词信息保持成绩 阅读成绩 字词加工保持量 内容成绩 
辽宁省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现状分析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4期422-424,共3页郗琳 魏华忠 
以 1999年辽宁省两所高校大学生为调查样本 ,从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的 9项指标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城乡大学生各指标差距在进一步地缩小 ,与 90年代中期的大学生相比 ,现今大学生的生长发育状况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然而 ,身体素质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 城乡差异 形态发育 身体素质 
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及其启示被引量:9
《中国教育学刊》2002年第6期50-52,共3页刘志宏 魏华忠 
R.J.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是心理学理论探索与现实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典范,是心理学试图以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指导人们发展智力并逐步走向成功的具体方案。这一理论引发了人们对现代学校教育目标,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成功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 评估方式 素质教育 因材施教 
一本清新的《心理学》——读《大学心理学》有感
《心理科学》2002年第3期343-344,共2页魏华忠 杨丽珠 
关键词:《大学心理学》 张厚粲 学科建设 人格特征 
老龄化社会教育对策的跨文化研究
《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1期49-55,共7页魏华忠 杨晓 
本文是中国辽宁师范大学与日本福冈教育大学合作研究项目的成果。研究者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方法 ,以中日两国近千名大学生为对象 ,调查“中日老龄化社会现状” ,从制度、经济、文化三个层面 ,进行中日比较与归因分析 ,以此为依据提出中国...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 现状调查 归因分析 教育对策 中国 日本 跨文化研究 人口老龄化 
新世纪辽宁省高校大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现状分析被引量:3
《体育科学》2001年第5期65-65,共1页郗琳 魏华忠 
为深入了解辽宁省高校大学生体质的现状,并使其纳入到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网络中,1999年10月~11月,由辽宁省4部委(教委、卫生厅、体委和财政厅)统筹安排了辽宁省体质健康监测工作.在选取样本时,以辽宁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作为本次监...
关键词:身体机能 身体素质 体质测定 辽宁 高校 大学生 身体形态 
《心理教育评定量表中文修订版C-PEP》修订报告被引量:45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第4期222-224,221,共4页孙敦科 魏华忠 于松梅 袁茵 杨晓玲 贾美香 阎玲 
1995年辽宁省教委"重点扶植项目";1997年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
目的 :本文对引进的心理教育量表 (psycho educationalprofile,简称PEP)进行修订。方法 :研究对象患儿组来自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儿科门诊孤独症儿童 78人 ,正常对照组取自一般幼儿园 3 6岁儿童 12 0名。对所有资料进行信度、效度及...
关键词:心理教育 信度 效度 孤独症 评定量表 儿童 
PEP量表跨文化修订的预测报告被引量:9
《中国特殊教育》1996年第1期31-36,共6页孙敦科 魏华忠 于松梅 袁茵 
心理—教育侧面图,简称PEP量表,由美国Schopler及Reichler于1979年研制。它是为识别孤独症儿童的不均衡的、特异的学习模式而设计的。
关键词:量表 跨文化 预测 中间反应 
3─6岁儿童传递性关系推理的研究被引量:6
《心理学报》1994年第3期225-231,共7页魏华忠 宋世龙 
设计三种情境考察被试的推理情况,并试图揭示儿童是怎样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的。结果显示:(1)3—6岁儿童具有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能力;(2)造成我国3—6岁儿童作传递性关系推理失败的原因有二:一是错误理解比较句式,二是没...
关键词:学前儿童 传递性 关系推理 单向记忆 双向记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