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卓明

作品数:12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亲子关系成长性家庭互不侵犯多动行为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大众心理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灵构图——家庭“成长性冲突”之观察、澄清与解决之道
《大众心理学》2024年第11期29-30,共2页周卓明 
心灵构图是由英国教育家与创意专家博赞(Tony Buzan)在发展笔记记录技巧的基础上,对笔记与创意思考的联系展开长期研究后提出来的,最初的目的是帮助人们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记忆力。博赞发现,最佳的笔记记录者有两个特点:一是擅长记录讲...
关键词:大脑神经 信息学 记笔记 视觉化 讲话者 解决之道 创意思考 心理学 
系统观工作理念下青少年成长性危机探析
《大众心理学》2023年第2期19-19,18,共2页周卓明 
我们每一个人都存在于“系统”中。从物理空间的家庭系统、学校系统到社会系统,从心理空间的认知系统、信念系统再到价值观系统,无时无刻不在对人的成长与发展施加影响,进而又成为人的重要成长系统和支撑系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每...
关键词:成长与发展 信念系统 支撑系统 物理空间 认知系统 外在环境 青少年 网络化 
构建成长型亲子关系的思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年第36期72-74,共3页周卓明 
中学阶段是孩子人生变化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剧烈动荡的心理成长期。父母时常会为孩子的变化感到束手无策甚至焦虑不已,以学业为导火线引发的亲子冲突也时有发生。我们发现固守旧有的教养经验已经无法适应孩子的成长,父母也要努力成为家...
关键词:成长型亲子关系 亲子沟通 教养经验 
父母拥有好方法,孩子才有好状态---暑期是润泽良好亲子关系的契机
《大众心理学》2021年第10期34-35,共2页周卓明 
暑期来临,父母突然发现,与孩子的距离如此之近,“抬头不见低头见”变成了常态。在发现孩子所有的"问题”完全显露了出来后,父母们真正地体验到了与孩子相处的不容易,尤其是在面对孩子学习问题时,随时都可能让父母情绪失控如“河东吼狮”...
关键词:情绪失控 情绪发泄 亲子关系 暑期 父母 
注意力缺失多动行为及家庭教养策略被引量: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第3期76-78,共3页周卓明 
在中小学学校里,教师会遇到这样一些特殊的孩子,精力充沛,充满创造力但又极易冲动,经常因违反纪律而受到指责或处罚;智力正常,思维活跃但难以保持注意力,学习过程心不在焉,粗心大意因而不能及时完成各项作业,学业成绩不理想;竭力与同学...
关键词:注意缺失多动行为 家庭教养策略 亲子互不侵犯的AB约定 家庭行为发展图表 
脆弱自我的心理动力学成因及应对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28期45-46,共2页周卓明 
在学校心理辅导实践中,会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非自愿个案",这些来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行为很少,不自信,低自尊,上课无精打采,有的还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症状,到医院却查不出任何病因,他们严重缺乏自我支持,姑且把它称之为"脆弱自我"。...
关键词:脆弱自我 心理动力学 成因 对策 
今天的困惑是我们给自己的礼物——与学生小溪的心灵会晤
《大众心理学》2015年第12期19-20,共2页周卓明 
一、案例:身处困惑的小溪——小溪的口述 学生小溪(化名),最近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感到非常困惑。她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寻求老师的帮助,希望老师能给她指点迷津,使她走出困惑。以下是她的口述:
关键词:小溪 学生 心灵 礼物 心理咨询室 口述 学习 学校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被引量:1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2014年第6期57-57,共1页周卓明 
问题教学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根据学生思维起点,顺应知识结构,创设“起点问题”;第二步是解决问题,强调解答方式的多样化与多变性,使问题朝纵、横两维不断拓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关键词:中学 政治教学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啃不完的指甲,做不完的作业——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爱拖延的毛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年第13期53-54,共2页周卓明 
一、事件回放:这个小男孩到底怎么了 男孩小旭今年读四年级,最近令其家长顾女士非常头痛,不是因为成绩太差而是班主任老师经常打电话向她"告状":老师说小旭上课时老是低着头啃指甲,一啃就是老半天,根本无法集中精力听课,而且做起...
关键词:习惯 教育方式 拖延 
将认知冲突概念引入教学的探索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2013年第10期14-16,共3页周卓明 
把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引入课堂教学,有一个词汇非常吸引人,那就是“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是个体已有观点与新问题情境相互矛盾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不平衡。当个体不能通过同化的方式处理面临的刺激情境或问题情境时,认知冲突就出现了。...
关键词:课堂教学 概念引入 不平衡状态 问题情境 认知结构 皮亚杰 个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