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静

作品数:7被引量:2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虚拟游戏儿童认知记忆策略心理发展教育游戏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徐州教育学院学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现代农业科学》《中小学电教(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以人文教育守护幼儿心灵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3期68-71,共4页许静 
幼儿期是一个人主体性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人一生性格形成和人文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学家霍尔认为,儿童是成人之父,人类学家泰勒也说:"儿童是未来人的父亲"。中国民间也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说明幼儿期的生活经验及教...
关键词:幼儿 人文教育 幼儿心灵 
浅谈教育游戏与儿童认知能力的培养被引量:16
《中小学电教(下)》2009年第4期140-140,共1页许静 
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基本活动,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游戏正逐步改变着儿童认知的方式。本文所探讨的教育游戏,是指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
关键词:教育游戏 游戏类 儿童认知 心理发展 认知结构 游戏理论 教育内容 记忆策略 虚拟游戏 同化和顺应 
论生态学视野中的教育观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第1期96-98,共3页许静 
伴随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以及人的精神的失落也日益困扰着当代人的生活。以动态平衡与和谐为核心的生态学成为人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重要视角。以生态学的视野关注教育,剖析中国现代...
关键词:生态学 完整的人的教育 生活教育 无痕教育 
德性——生活的守望者被引量:1
《学科教育》2002年第7期10-12,19,共4页许静 
社会历史的变迁使得传统德性的内涵在现时代发生了改变,并且,德性也从以往在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的边缘。德性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被暂时“隐蔽”,但是,德性永远不会从人类生活中消失。它始终会以或近或远的距离守望着人类及其生...
关键词:德性 边缘 动态平衡系统 道德 社会生活 
德性成长与人的精神自由被引量:1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98-99,共2页许静 
追求自由是人类的本能要求,真正的自由同时关注人 类的物质生 活与精神生活,使人生趋于完美。人类自由的获得必须依赖于德性的成长,而德性成长的基 本途径是交往与对话。
关键词:德性成长 精神自由  道德教育 道德修养 交流环境 
魏连殳和曼弗雷德形象比较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46-48,共3页许静 梁伟峰 
魏连殳和曼弗雷德形象都是和社会冲突的孤独个人 ,他们的孤傲性格和悲剧命运在走入极端的情感和意图中得到爆炸性的展开。曼弗雷德以孤独为荣 ,体现了拜伦式的英雄气质 ,而鲁迅通过塑造魏连殳形象表达了舍弃“旧我”。
关键词:曼弗雷德 魏连殳 人物形象 鲁迅 拜伦 孤独 叛逆 人物性格 
“为了忘却的记念”──论《伤逝》被引量:2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66-68,共3页梁伟峰 许静 
《伤逝》具有反讽语义结柏,涓生“忏悔”姿态有可颠覆性和可谴责性,“吉兆胡同”含有隐喻意义。
关键词:文学评论 鲁迅 小说 隐喻 渭生形象 子君形象 反讽 忏悔 《伤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