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滢

作品数:35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后殖民主义英译诗歌意象诗歌翻译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飞天》《牡丹江大学学报》《边疆经济与文化》更多>>
所获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意在言外:《白象似的群山》的间接言语行为
《海外英语》2022年第2期80-81,共2页王永健 李晓滢 
言语行为理论作为语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对话交际提供新兴思路。海明威的短篇小说《白象似的群山》里的间接言语行为是海明威冰山式写作风格下的特有产物。通过解读小说中主人公谈话过程中的规约性和非规约性的间接...
关键词:间接言语行为 对话冲突 冰山理论 海明威 《白象似的群山》 
《奇迹唱片行》中的静默叙事艺术研究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53-58,共6页李晓滢 罗俊敏 
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9JGB112)。
《奇迹唱片行》创造性地将音乐融入叙事之中,然而与之相反的静默在小说中频频浮现,其俨然是重要的叙事对象和叙事手段。以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叙事理论为烛照,分析静默在叙事中的表现手法以及作用,可将小说的内涵一步步呈现于读者面...
关键词:《奇迹唱片行》 静默 解构主义叙事 叙事艺术 
视角切换下的《奇迹唱片行》记忆认知叙事研究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4期20-26,共7页李晓滢 罗俊敏 
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思政教育改革探索”(2019JGB112)。
当代英国作家蕾秋·乔伊斯的小说《奇迹唱片行》从叙事视角的多层次转换展现记忆,构建了独特的记忆认知叙事模式。小说通过记忆叙事视角的切换,由浅入深引导读者意识与叙事者和人物在创伤体验层面的交融,在达成认知叙事化的过程中强化...
关键词:创伤 自我 视角切换 《奇迹唱片行》 记忆认知叙事 
《耶稣撒冷》中的象征交换生死观研究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1年第3期50-53,65,共5页李晓滢 罗俊敏 
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外语专业思政教育改革探索》的部分成果(项目编号2019JGB112)。
《耶稣撒冷》是莫桑比克双料桂冠作家米亚·科托入围2015年布克文学奖的敲门砖。小说聚焦生死秩序的跨越和生死命运的跨越,呈现其象征交换特征。在这个过程中,科托不仅揭露了生死异化背后的权力运作本质,更是凭借书写生死命运,挖掘人物...
关键词:《耶稣撒冷》 象征交换 生死观 
新时期中国时政英译研究——以《摆脱贫困》英译为例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年第7期19-21,共3页李晓滢 沙玉华 
课题:“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翻译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0345。
中国扶贫成绩斐然,《摆脱贫困》备受国际社会关注,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治国理念和政策的重要窗口。新时期中国发展对汉译英提出了时政先行要求,本文从翻译的基础、本质和价值观出发,分析了《摆脱贫困》英译,总结了在翻译五大价值观的...
关键词:《摆脱贫困》 时政英译 忠实性 异中求同 同中存异 
中国文化走出去——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之争被引量:1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0年第1期26-27,共2页李晓滢 刘海玲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翻译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80345
随着全球化日益加深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译者主要有中国译者和外国译者。这两者之间各有长处,但从根本上说,中国译者...
关键词:中国文化 文化走出去 中国译者 外国译者 
中国民族文化译介研究——以壮族典籍英译为例被引量:4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9年第11期61-63,共3页汪华 李晓滢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壮医医药中英语料库的构建与翻译研究”(2019KY0017)
灿烂的壮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和发展的价值。"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进一步促进了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壮族典籍面向东盟国家的译介是实现中国民族文化对外交流的有效途径。本文从"译介主体"、"译...
关键词:民族文化 译介 壮族典籍 
模因论视角下壮医药文化对外传播的英译探究——以壮医治则的英译为例被引量:3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9年第22期1-4,共4页李晓滢 汪华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9KY0017)——课题名称:《壮医医药中英语料库的构建与翻译研究》;2019年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创新项目:《壮医翻译研究》(项目编号:S20190006)
壮医药学作为中国民族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熠熠生辉。积极推动壮医药学的对外传播,是对传统医药文化保护和发展的新形式。文章从模因论的角度出发,以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为基础,对文化进化规律进行解释,探究壮医英译原则...
关键词:模因论 壮医药 英译 对外交流 
模因论视角下壮族文学对外传播的英译研究——以《北路壮剧传统剧目精选》为例被引量:2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9年第10期104-108,共5页汪华 李晓滢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壮医医药中英语料库的构建与翻译研究”(2019KY0017)
壮剧文学作为壮族文化的瑰宝,具有传承和发展的价值。积极推动壮族文化对外交流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在此,以模因论为指导,从词汇、句式、修辞三个层面对壮族文化英译策略进行探究,以提升壮族文学国际影响力,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走向...
关键词:模因论 北路壮剧 壮族文化 英译策略 
四大文化体系影响下的马来西亚文学发展研究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9年第2期66-70,共5页李晓滢 汪华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合同编号:XPS1708);英文标注为“~~
历史发展看,东南亚地区深受四大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以及欧美文化体系的影响。印度文化中的宗教、语文、风俗习惯、法政等可能在公元前就已经传到东南亚的部分地区。中国早自汉朝即开始与东...
关键词:四大文化体系 马来西亚 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