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芸

作品数:198被引量:5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教育报刊总社更多>>
发文主题:上海教育基础教育名誉校长素质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西部》《现代教学》《考试(新语文)》《江苏教育宣传》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穹顶之下“看见”未来教师影子
《基础教育论坛》2015年第5Z期29 52-29,52,共2页沈祖芸 
2月28日到3月1日,24小时内,一部关于雾霾的纪录片《穹顶之下》突破亿次点击。中国教育报记者发现,纪录片的作者——前央视调查记者柴静,也立刻成为中国最有魅力的"教师"——打开网络、举着手机、架起任何一款移动终端,几千万人在线收看...
关键词:媒介素养 教育人士 德育课 柴静 中国教育报 移动终端 思辨能力 知识传授者 角色转型 价值认同 
变革力的生成被引量:1
《上海教育》2015年第13期16-17,共2页沈祖芸 
从北京市三十五中的改革,不难看出,当前一些"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学校采用了更好更有效的策略,正在向"个性化学习"这个内核挺进。北京市三十五中是一所"好学校",但"好学校"要实现自我突破走向卓越却并非易事。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
关键词:变革力 自我突破 大学教育学 学校变革 埃尔 整体变革 一所 教学成果奖 内部改革 朱建民 
课程整合的意义在于激活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教学创造力
《上海教育》2015年第15期14-15,共2页沈祖芸 
这些年跑学校看课程,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校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乐此不疲,同时又对校本课程的走向非常迷茫。乐此不疲源于开这些课程都是从回应和满足学生需求出发的,且的确发现和提升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教师;非常迷茫是因为校本课程的...
关键词:课程领导力 课程整合 教师 创造力 校本课程 教学 激活 意义 
“柴静式”教师来袭,你“看见”吗?——未来教师三大改变趋势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下)》2015年第4期12-13,共2页沈祖芸 
从2月28日到3月1日短短的24小时内,前央视调查记者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网上点击量突破亿次。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柴静"。一夜之间,她成为中国最顶尖记者,有人甚至预言《穹顶之下》将成为经典之作,会改变着中国的新闻学。然而,我发...
关键词:柴静 德育课 新闻学 移动终端 常规发展 《新闻调查》 点击量 跨越式发展 内容结构 知识传授者 
“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的五大策略被引量:3
《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第3期17-21,共5页沈祖芸 
新优质学校推进项目开展三年来,逐渐形成了学校持续改进并逐步走向优质的五大策略:寻找—发现,确立"新优质"的内涵要素;定位—发展,提取"新优质"的关键经验;创建—分享,建立"新优质"专业学习共同体;动态—激励,实现"新优质"过程性推介模...
关键词:新优质学校 推进策略 
为李希贵们说点话
《中国西部》2014年第16期95-99,共5页沈祖芸 
今年2月底,教育部"破天荒"地在一所高中现场召开了月度例行发布会,面向中央媒体专题介绍了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改革。之所以"破天荒",是因为教育部从以往自上而下地发布和解读政策,到走进一所基层学校推介改革经验,是需要承担风险的...
关键词:北京十一学校 教育部 教育改革 中央媒体 改革经验 基层学校 承担风险 发布会 
集群式均衡 上海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力促入学机会均等
《上海教育》2014年第25期28-31,共4页沈祖芸 薛婷彦 
从新学年起上海积极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已经明晰——到2017年底全市将基本形成具有一定覆盖面的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并形成富有区域特色的稳定机制,努力实现“让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的目标.这是上海在...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 入学机会均等 学区 上海 集群式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学力 义务教育 
内涵攻坚和专业引领是上海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的最大亮点 专访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被引量:2
《上海教育》2014年第25期32-33,共2页沈祖芸 
《上海教育》:请您给广大读者解释一下什么是学区化集团化办学?贾炜:学区化办学是指在区县范围内因地制宜地按照地理位置相对就近原则,将区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结合成片进行统筹,提倡多校协同、资源整合;推动学区内学校之间校长教...
关键词:集团化办学 学区 上海市 专业引领 副主任 义务教育学校 《上海教育》 教委 
用“成长增值”诠释高中的存在感 极简版奉贤中学教改路线图
《上海教育》2014年第27期42-45,共4页沈祖芸 
说实话,我是带着很强的世俗眼光和将信将疑的坊间传言走进上海市奉贤高级中学的。所谓"世俗眼光"就是究竟什么原因让一所从来没有进入过"传统重点"行列的远郊高中在短短的10年中始终以"超越"的姿态冲破固有的高中方阵成为一股不...
关键词:高级中学 高中 路线图 诠释 成长 教改 评判标准 上海市 
“学术”之道 基于深圳中学四年改革的典型性视角
《上海教育》2014年第13期26-27,共2页沈祖芸 
这是一座唯一没有方言的城市。这是一座无限承载梦想的城市。一句“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城市问候赋予“深圳”这个改革开放的中国符号风多温情。
关键词:改革开放 深圳人 典型性 中学 学术 城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