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伶俐

作品数:19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宿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隐喻大学生英语英汉课堂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语文建设》《内蒙古教育》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宿迁学院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浅析英语隐喻的语言学结构性
《科学咨询》2020年第32期130-130,共1页胡伶俐 
对于隐喻,人们对它的研究不仅局限于语言学,它其实还有很多角度。隐喻理论是多元化角度组建的,隐喻是人们对已熟悉的领域,拓展到另一个未知的领域。系统性、普遍性是隐喻的特点,在人们认知中占有一席之地,隐喻是认知的结果,能够帮助认...
关键词:隐喻 语言学 认知 
新闻英语隐喻翻译策略分析
《科学咨询》2020年第19期128-128,共1页胡伶俐 
新闻英语中常常采用隐喻的修辞手法,对于一些事件,用隐喻比直接用比喻的效果更好.在进行隐喻翻译时,翻译者要理解其中的含义,融入自己的理解,使译文更加生动形象,便于人们理解.本文对新闻英语的隐喻及其翻译进行研究,并探讨了隐喻的翻...
关键词:新闻英语 隐喻 形象 
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被引量:2
《内蒙古教育》2019年第23期102-103,共2页胡伶俐 
宿迁学院教改课题(sqc2018jg35)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教学过程分为讲授、内化吸收和讨论三个过程,强调师生交流互动,改变教师“独角戏”的角色,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笔者运用“对分课堂”模式在班级进行实践教学,证明这一模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提高了课堂...
关键词:对分课堂 大学英语 讲授 讨论 
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年轻人》2019年第9期110-110,共1页胡伶俐 
宿迁学院教改课题(sqc2018jg35)。
对分课堂这一概念最早是被复旦大学的一个教授提出的,提出这一概念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目前高校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提升高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文章主要针对分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对分课堂 课堂活动 大学英语 可行性 
《德伯家的苔丝》色彩隐喻解析
《新乡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49-52,共4页胡伶俐 
宿迁学院教改课题(sqc2018jg35)
用色彩的基本范畴去理解和解释其他认知域的范畴时便形成了色彩隐喻认知。色彩隐喻是认知语言学概念隐喻的重要方面。本文分析了《德伯家的苔丝》中色彩隐喻的运用及其象征意义。色彩隐喻刻画了女主人公苔丝的性格和行为特征,强化了她...
关键词:《德伯家的苔丝》 色彩 隐喻 
英汉光线概念结构基本隐喻的认知研究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108-112,共5页胡伶俐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视觉词汇隐喻研究"(2013SJD740031)
本研究以基本隐喻理论为基础,从认知语义的视角对英汉光线概念结构语义延伸机制及体验基础系统地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光线概念结构为其他概念的体验和认知提供参照,并且英汉两种语言在光线概念隐喻投射机制中存在同质性和异质性。由...
关键词:光线概念 基本隐喻 英汉对比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动词“see”多义认知解读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7期63-66,共4页胡伶俐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3SJD740031)
图形—背景概念是视觉感知图像的突显认知。图形与背景所处的位置或角度随着客观事物及其外在因素的认知焦点变化而发生转换。依据图形—背景理论,通过对视觉动词see的语义分析,试图探究see存在多个词义的主要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认知主...
关键词:图形-背景 动词“see” 多义 认知 
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表现形式研究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年第3期49-51,共3页胡伶俐 
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一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但对英语有效学习的表现形式却众说不一。通过阐释英语有效学习的含义,对大学生英语有效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分析,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即正确的英语学习态度,良好的英语学...
关键词:大学生 英语 有效学习 表现形式 
现代汉语视觉词的意觉隐喻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3年第12X期59-60,共2页胡伶俐 
宿迁学院院级科研课题"英汉‘视觉’隐喻对比研究"(2013KY32)
在现代隐喻理念中,隐喻不仅仅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类的认知与思维方式的体现。隐喻是将两个陌生的事物通过相互映射,使人们的认知与理解更具体化,熟悉化。本文以现代汉语视觉词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意觉隐喻的内涵,并对其...
关键词:现代汉语 视觉词 意觉 隐喻 
体验哲学视角下英汉“眼”隐喻认知研究被引量:3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70-74,共5页胡伶俐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基金指导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视觉词汇隐喻研究"(2013SJD740031)阶段性成果;宿迁学院科研基金项目"英汉‘视觉’隐喻对比研究"(2013KY32)阶段性成果
体验哲学认为人的身体经验是形成概念系统和语言系统的基础,人们通过身体体验获得了认知事物并理解事物之间关系的能力,从而形成了意象图式。以体验哲学为基础,根据意象图式理论,结合英汉语料,对英汉"眼"的隐喻投射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体验 隐喻 认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