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智勇

作品数:25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认知诗学语法隐喻图形-背景理论图形-背景贝娄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技创新导报》《黄冈师范学院学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同侪反馈中汉语和英语的使用情况探究
《山东外语教学》2016年第5期33-44,共12页邹智勇 程晓龙 
本文以国内某重点大学的15位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为受试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揭示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在同侪反馈中的使用特点及其影响这两种语言使用的原因。研究表明:(1)在同侪反馈中,汉语和英语都会被使用;(2)在同侪反馈中,汉语主...
关键词:二语写作 同侪反馈 汉语 英语 
文本世界理论与中国经典诗词的认知诗学解读被引量:4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17-123,共7页邹智勇 薛睿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40138)
文本世界理论起源于认知科学,是关于语篇产生和接受的学说,其创始人主要有Werth和Gavins。随着认知诗学的兴起和发展,文本世界理论成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之中。在中国经典诗词中,文本世界生成的二重性...
关键词:文本世界理论 中国经典诗词 “他治”研究 多层次功能推进 诗篇视点移位 
语法隐喻的认知解读——基于原型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的研究被引量:2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91-95,共5页邹智勇 程晓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40138)
关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韩礼德对隐喻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且作了细致的研究,并率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前者主要探究的是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概念","语法"和"隐喻"的内涵;后者主要涉及...
关键词:语法隐喻 概念隐喻 人际隐喻 原型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 认知解读 
语法隐喻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7-122,共6页邹智勇 程晓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YJA740138)
关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韩礼德对隐喻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且作了细致地研究,率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都涉及到了级转移现象:概念隐喻在词汇语法层和语义层上的转...
关键词:语法隐喻 概念隐喻 人际隐喻 图形-背景理论 
英语乏词义结构的认知解读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59-164,共6页邹智勇 程晓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经典诗词意境认知诗学研究"(10YJA740138)
英语有这样一种结构:它由一个不表达含义的动词加上一个名词词组构成,而这个结构的主要意义由这个名词词组来传达。这种具有特色的动词短语结构就是乏词义结构。对于动词短语的研究,过去主要集中于修辞、词汇和句法等角度,本文从认知语...
关键词:英语乏词义结构 认知语法 认知扫描 图形—背景理论 优化原则 
语法隐喻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111-116,共6页邹智勇 程晓龙 
语法隐喻率先是由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主要是指用一种语法手段来代替另一种语法手段来表达某一既定意义的语言现象,所以韩礼德(1994)将语法隐喻称为"相同的所指,不同的能指"。语法隐喻系统内呈现了概念隐喻...
关键词:语法隐喻 心理扫描 原型理论 象似性 
功能语言学下的英语乏词义结构探究被引量:1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51-56,共6页邹智勇 程晓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经典诗词意境认知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A740138)的部分成果
英语乏词义结构由一个不表达含义的动词加上一个名词词组所构成,而这个结构的主要意义由这个名词词组来传达。本文拟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来对这种极具特色的动词短语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揭示英语乏词义结构在功能语言学中的特点...
关键词:英语乏词义结构 功能语言学 语法隐喻 衔接 有界化 
中国经典诗词主题现实化的整合理论诠释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86-93,共8页邹智勇 程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经典诗词意境认知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A740138)
概念整合理论起源于心理空间理论,是关于复合语言单位意义整合生成的一种认知学说,目前已成为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和研究之中。在中国经典诗词中,涉及主题思想现实化的整合模式有镜像型网络整合模...
关键词:认知诗学 整合理论 镜像型网络 单域型网络 双域型网络 
图形-背景理论十年应用研究探析被引量:6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67-72,共6页邹智勇 程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40138)
文章根据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对十年来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翻译研究和文本解读等方面的应用状况及实践背景进行解析,以期对该理论的发展形势和应用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图形-背景 诗词 翻译 文本 
论认知语言学“体验性概念化”对诗词文本的解读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24-126,共3页李金妹 邹智勇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经典诗词意境认知诗学研究(10YJA740138);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认知诗学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2012B212);湖北理工学院青年项目:认知诗学与文学语篇分析(12xjr49Q)
诗词文本解读的认知与解读的过程就是意义的生成和提取的过程,本文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以认知语言学的"体验性概念化"(或"体验性识解观")为基础,运用体验性视觉化和辖域、图形-背景、隐喻、转喻等多种识解手段分析了的诗词文本...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体验性 诗词 视觉化 识解 解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