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作品数:15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翻译方法语用失误教学改革意象比较文化意象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中西告别语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被引量:2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第11期124-126,共3页李晓燕 
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项目编号:2010104
高校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语言技能,更要注意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本文对中西方告别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如何培养的建议。
关键词:外语教学 语用失误 汉英告别语 跨文化交际 
英语外来词的汉化途径与发展分析被引量:3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135-137,共3页彭小燕 李晓燕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来自英语的外来词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分析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现象,依据词汇学、文化接触、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使用者的语用心理的观点,阐述外来词存在及流行的理据,旨在探讨外来词的汉化途径和发现它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外来词 汉化途径 发展趋势 
中西文化交流中语用失误研究
《文教资料》2011年第25期44-46,共3页李晓燕 彭小燕 
地球村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中外交流和合作的增加和深入,也促进了中英翻译的增多。而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带来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困难和障碍。在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文化差异和汉英交际中的母语负迁移,导致产生语用失误,从而影响...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 语用失误 语用等效 语用翻译 
试论伯克新修辞学同一理论——以奥巴马获胜演讲为例被引量:4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8期143-145,共3页李晓燕 卢军坪 李晶晶 
众所周知,在修辞学研究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对西方文化与学术影响最深远的学者。而在20世纪,新修辞学的领袖非美国修辞学家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莫属。伯克一直以特立独行的姿态出现在美国的学术界,他是新修辞学的开创者与奠基人...
关键词:伯克 同一 演讲 
中小学英语新课标对高师英语专业教学的要求被引量:1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3期116-118,共3页陈梅 李晓燕 
英语新课程标准为英语教学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和新评价机制,另一方面对高师英语专业教学提出了要求,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思路,培养出复合型、创造性人才,多与中小学校进行交流吸取经验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 新英语课程标准 英语专业教学 
商务英语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方法与原则被引量:6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44-145,共2页计道宏 李晓燕 
商务英语课程的实用性很强,既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也注重商务专业技能的培养。案例教学法能够很好地兼顾两者之间的平衡,比传统教学法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文结合商务英语课程的特点探讨了在高校商务英语课程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
关键词:商务英语 案例教学法 素质教育 实用性人才 
从属结构教学新探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5期122-125,共4页曹勇 计道宏 李晓燕 
从属结构是英语语法学习中的难点,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非常吃力,往往在结构关系上犯糊涂或在逻辑关系上犯糊涂。要减少这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应充分利用语法结构树形图,在此基础上探索句型相互改写的各种可能形式,从而熟练掌握从...
关键词:从属结构 结构模式 句法功能 树形图 
任务型教学理论和综合英语教学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127-128,共2页李晓燕 许玲 
分析师范院校综合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把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理论运用到教学中,并就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作了尝试。
关键词:任务教学法 综合英语 综合英语教学 
论性别平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被引量:2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98-99,122,共3页金梅 李晓燕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人类社会是男女共同构成的,构建和谐社会我们不能忽视占人口半数的女性的贡献。可是,我国当前的社会性别平...
关键词:女性 性别平等 和谐社会 
英汉象形文字的应用与翻译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67-69,共3页李晓燕 李光群 
英汉象形文字的比较是建立在象形文字具体内涵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象形文字具体意义的展示,探讨了英汉象形文字表意功能的异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英语和汉语象形文字在构词和构句上的语用特点,并在双语比照下进一步探讨了象形文字的转换...
关键词:象形文字 构词 构句 双语转换 表意功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