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

作品数:10被引量:8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误解连贯刻意曲解刻意言语行为转喻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外语与翻译》《浙江万里学院学报》《外语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更多>>
所获基金: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原型裂变及次范畴化下的英汉多义词“Eye”和“眼”的对比分析
《科教文汇》2008年第7期164-165,179,共3页张丽君 孙亚 
英汉面孔词则能具体地、有代表性地揭示英汉民族的认知取向差异,所以本文将以原型裂变和次范畴化为理论基础,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多义词"eye"和"眼"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揭示此差异。
关键词:“Eye” “眼” 
“in”与“里”的容器图式解释被引量:1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78-80,共3页吕艺超 孙亚 
英语中的介词"in"与汉语中的"里"反映了人们在体验客观世界时所产生的一种空间关系图式:容器图式。文章以意象图式(容器图式)理论为基础,对比"in"与"里"的异同点。尽管两者在容器图式的多个特征上呈现出共同点,但"in"与"里"的使用并不...
关键词:容器图式  in 
礼貌策略在中文序言里的应用被引量:2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7年第8期102-105,共4页曲媛媛 孙亚 
笔者以Brown & Levinson的面子理论中的积极礼貌策略和消极礼貌策略来分析中文序言里的礼貌现象。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自序作者和他序作者在礼貌策略的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自序作者可灵活、频繁地在序言中使用积极和消极礼貌策略;而他...
关键词:序言 积极礼貌策略 消极礼貌策略 
误解与言语行为转喻被引量:22
《外语教学》2007年第2期20-23,共4页孙亚 
本文以Thornburg&Panther的言语行为转喻(简称为SAM)理论来分析涉及“请求”的误解产生的原因。我们先简述了SAM理论和“请求”脚本,然后把涉及“请求”的误解分为三类并用SAM理论来分析被误解的话语在脚本中的位置,结果发现:一方面,如...
关键词:误解 转喻思维 言语行为转喻理论 
从中学英语公开课的利弊看其评价标准的转变被引量:3
《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7年第2期17-18,共2页孙亚 马莉 
2006-2007年全国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资助金项目<中学生语用能力学习研究>(课题编号为JJWYYB2006023)前期阶段性成果之一。
一、引言 2006年9月,安徽省高级中学的英语课程首次使用北师大版实验教材。各级教育部门在暑期开展了新教材培训,举办了各种公开课、示范课和优质课大赛等活动,旨在为使用新教材的教师提供适应新教材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2003年...
关键词:公开课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评价标准 中学英语 课堂教学模式 利弊 课堂教学活动 实验教材 
《语言学新解》简评
《外语与翻译》2006年第1期71-73,共3页孙亚 
众所周知,中文或英语撰写的导论性质的语言学教材比比皆是,内容大同小异,要想避免重复劳动实非易事,更不用说达到“别具一格”的效果了。然而,熊学亮教授编著的《语言学新解》(复旦大学大学文科基础课重点教材、“十五”重点建设...
关键词:语言学 复旦大学出版社 简评 课程教材 2003年版 重复劳动 大学文科 “十五” 基础课 熊学亮 
偏离式连贯、连贯与误解被引量:1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83-86,共4页孙亚 
连贯与否就是看话语之间是否有关联或语义联系,而误解与否取决于话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是否为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义联系。其次,话语中出现的偏离式连贯尽管使得话语之间保持语义联系,但非说话人意欲表达的语义联系,误解不可避免。因此,如...
关键词:偏离式连贯 连贯 误解 
连贯与误解被引量: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90-92,共3页孙亚 
北京林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普通语言学>建设阶段性成果之一。
该文在探讨话语中出现的偏离式连贯的基础上,考察了连贯和误解的关系。连贯和误解都以听话人为中心,都以言语理解为基础。有时听话人赋予话语之间的连贯与说话人期待的连贯不重合,我们称之为偏离式连贯,它往往使得话语中的误解不易被发...
关键词:偏离式连贯 连贯 误解 
也谈刻意曲解被引量:47
《外语研究》2005年第2期10-15,共6页孙亚 
本文试图在《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一文的基础上再研究刻意曲解和误解。刻意性是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准,主要表现在听话人的理解明显违背常识或与语境不符。一般说来,听话人主要利用语言自身的歧义、语言使用的隐含性和间接性实现刻意曲解...
关键词:误解 刻意曲解 刻意性 
《熟语及其理解的认知语义学研究》评介被引量:5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第8期60-63,共4页孙亚 刘宇红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熟语》一书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基础,然后着重指出隐喻和转喻在熟语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并由此探讨规约含义是如何从直义演变而来的,指出应重视直义在含义分类中的作用,最后提出对该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熟语理解 评介 直意 规约含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