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思维

作品数:61被引量:21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陈香兰魏在江李克李淑康魏月华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宁波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生转喻思维与英语新闻听力培养研究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55-58,70,共5页黄淑萍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FJJKCGZ19-345)。
新闻听力是当下大学生实现跨文化接触的重要途径,转喻是新闻语篇的主要特征。作为人类基本的认知方式,转喻机制实现了语言交际的普遍经济性,转喻关系在不同文化中呈非必然性。根据理想认知模型中的转喻理论,构建大学英语跨文化听力教学...
关键词:转喻思维 新闻听力 大学英语 理想认知模型 跨文化能力 
基于“的”字结构下的构式观与转喻思维研讨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年第12期101-102,共2页尹绪彪 
2018年国家中央教改项目“民航院校人文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8-331)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研究三个问题:从认知角度看现代汉语"的"结构为何是一种结构;通过构造意义获得的转喻思维的运行机制和高级属性;以及"的"结构的转喻思维的特例。
关键词:构式 构式观 转喻思维 
中医转喻指称与转喻思维的认知探究被引量:1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52-56,共5页周文婕 
2019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9NDJC392YBM);2018年度浙江省高校访问学者教师专业发展项目(FX2018130)。
加深理解中医典籍是推广中医药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的必然要求。通过梳理当代语言学转喻理论与《黄帝内经》转喻语例,探讨中医转喻在中医典籍中的运用,并从中医转喻视角分析中医文化概念的形成过程,旨在更好地理解中医语言的深刻内涵,并...
关键词:中医转喻 转喻指称 转喻思维 
现代教育技术助力转喻思维培养研究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49-52,共4页白烨 王智音 
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编号:2018NDB096);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专项课题(编号:WYZX2016-14);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编号:NGJGH2018080);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教改项目(编号:2015107)。
转喻思维作为特殊的人类认知过程,在二语习得以及二语教学中至关重要,所以转喻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性。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外语学科教学提供良好基础设备的同时,对转喻思维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助力作用。文章从学科教育技术架构理...
关键词:转喻思维 现代教育技术 多模态教学 传统教学 
转喻指称与转喻思维——《水浒传》人物绰号的认知解读被引量:8
《外语学刊》2019年第2期38-42,共5页魏在江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于认知的英汉语法转喻对比研究"(16AYY001)的阶段性成果
《水浒传》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是108将都有绰号,这些绰号的运用既增加人物的感染力,也增加小说的文化厚度,更彰显出水浒英雄的豪侠色彩。本文以转喻理论为分析框架,对《水浒传》108将的绰号进行分析,以映证转喻思维的普遍性。
关键词:《水浒传》 绰号 转喻指称 转喻思维 
《抄写员巴图比》伏应认知转喻思维研究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40-45,共6页苗春野 王智音 
内蒙古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018NDB096);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外国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专项课题(WYZX2016-14);内蒙古工业大学重点教改项目(2015107)
经过伏应之间意义关系的激活,伏笔或应笔中的隐含义得以呈现,这一意义呈现过程正是高层转喻思维的体现。赫尔曼·麦尔维尔经典短篇小说《巴图比》情节曲折,引人入胜,其奥妙之一就是层层设置伏应关系。从认知转喻思维角度分析《巴图比》...
关键词:高层转喻思维 伏应 整体激活 
转喻机制下汉日文学翻译的认知操作与动态建构被引量:1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44-51,共8页刘亚燕 
福建省教育厅社科项目(JAS160533)
转喻的本质是"相关性",突显事物和概念之间的关联,形成相互间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翻译过程中转喻加工发挥着核心作用,主要表现为:物理空间的近邻性替代,"以大喻小"或"以小喻大",构建源语和译语间的可及性通道;语义概念范畴的"上下位"或"...
关键词:翻译理论 转喻思维 语义范畴 语篇信息 
转喻思维与虚拟位移构式的建构被引量:18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4期506-515,共10页魏在江 
虚拟位移是指句中主语虽未产生任何移动,但却可用位移动词来表达的语言现象。本文认为语法转喻是虚拟位移构式形成的动因。虚拟位移是有理据的,反映了人类经验运动的本质和思维经验的一种体验性;虚拟位移不仅"以动写静",更是转喻思维方...
关键词:虚拟位移构式 转喻思维 理据 
意识表征、认知语境与隐、转喻思维——认知传播学的哲学路径被引量:6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117-123,共7页梁湘梓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研究专项项目:认知传播与后媒介时代传播效果之应用研究(SKQY201630)
心灵与意识问题是传统哲学的核心议题,而与意识问题紧密相关的,则非"认知"莫属。因此,从认知角度切入探究信息传播机制成为主流,意识表征、认知语境以及隐、转喻思维三个方面则成为探讨认知传播学的哲学基础。首先,意识的表征在空间上...
关键词:认知传播 意识表征 认知语境 隐、转喻思维 哲学路径 
在认知语境中解读转喻被引量:1
《语文建设》2017年第7Z期68-69,共2页贾健 
人们最初将转喻视为一种修辞格,称之为'借代',后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认知语言学从认知的角度解读转喻,认为它是一种认知方式。目前转喻被定义为一种较为复杂的思维映射,在两个概念域有一定相关性的前提下,可以用一个概念域的知识映射...
关键词:认知语境 转喻思维 人类 转喻 语境假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