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永红

作品数:32被引量:293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志愿服务慈善组织资源动员互动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青年探索》《江苏高教》《高校教育管理》《学习与实践》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南京工程学院科研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技术赋能在线学习及其治理被引量:1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33-38,共6页龙永红 王雅囡 
2022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数字赋能江苏治理现代化对策研究”(22WTA-014);2020南京工程学院产学研前瞻性项目“学生在线学习获得感提升机制研究”(CXY202011)。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让在线学习成为学生广泛使用的学习模式。数字技术是在线学习的关键驱动力。技术赋能在线学习的效度表现为学习资源的涌现力、学习交互的共创力和学习评价的整合力,但也存在师生数字素养不足、具身体验异化、数字鸿...
关键词:技术赋能 在线学习 学习交互 治理 
“以文育人”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创新性探析
《时代报告(学术版)》2022年第12期102-104,共3页孔帅 龙永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具有独特的资源价值和滋养作用。文章提出建设“以文育人”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分析当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文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以文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建设 
思政课“四史”教学整体性及其路径探究被引量:4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47期83-84,共2页孔帅 龙永红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高校大学生学习能力‘分层式’培养路径研究”(2018SJA0405);南京工程学院社科联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与‘以文育人’理论融润化研究”(SKLB202018)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重视、研究、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四史"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以及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具体内容,而"四史"教育是学校思政课改革工作全新切入点。文章首先分析思政课"四史"教学整体性价值导向,继...
关键词:思政课 “四史”教学 整体性 路径 
技术时代生活德育理念的价值及其实现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年第36期19-22,共4页龙永红 
2019年南京工程学院社科联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重点项目“日常生活理论视域下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培育机制研究”(项目编号:SKLA201921)阶段性成果
技术时代德育面临数字化沟通"缺场"与深度体验不足的挑战,需要生活德育理念价值建构力予以重构。生活是德行养成、展现并确证的场域。运用实践理性、沟通理性、话语理性敞开并生成德行,是生活德育价值建构逻辑;实践卷入、沟通嵌合、话...
关键词:技术时代 生活德育 价值建构 
大学生学习力及其对学习收获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年第1期96-100,共5页龙永红 聂邦军 贝静雯 
2017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研究会重点基金项目"工科大学生学习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编号:17FYHZD010);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高校德育视角下体验式教育体系构建"(编号:2017SJBFDY354)成果之一
来自H高校的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学习力总分随着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互动学习水平最低;学习力的聚类特征呈现卓越型、规范型、传统型、被动型等四种类型,不同类型学习力大学生学习收获水平差异显著;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收获的直接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力类型 学习收获 
生师互动对学习收获的影响:第一代与非第一代大学生的差异分析被引量:32
《高教探索》2018年第12期32-39,共8页龙永红 汪雅霜 
2017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研究会重点基金项目“工科大学生学习能力及提升策略研究”(17FYHZD01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17年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学习经历:基本特征、影响机制与提升策略”(17YJC880095)的成果之一.
基于1698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表明: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生师互动和学习收获感知显著低于非第一代大学生,且这种显著差异随着年级的升高始终存在;学习性互动与拓展性互动对学习收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价值性互动有显著负向影响;拓展性互动...
关键词:生师互动 学习收获 家庭第一代大学生 多群组分析 
“三进三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新机制被引量:9
《江苏高教》2018年第9期90-94,共5页史国君 龙永红 刘朝晖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形势下日益成为一种开放式公共领域,如何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大思政格局成为现实需求。"三进三知"协同新机制以回归生活世界为理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基于主体协同、空间场域协同、内容协同层面,...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进三知 协同育人 
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主体性及其建构被引量:12
《现代教育管理》2018年第8期25-30,共6页龙永红 汪霞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2016SJB710044)
我国社会组织作为教育治理主体的出场逻辑,主要源于它对公共性的保护和对教育治理困境的化解,主体性呈现主要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建构合法性;主体性出场困境表现为公共性不足、嵌入性困境、可持续发展支持困境。社会组织参与教育治理的...
关键词:社会组织 教育治理 主体性建构 互动力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的价值特征、困境及突破被引量:2
《教育科学文摘》2018年第1期66-68,共3页龙永红 汪霞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一轮轮的通识教育改革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跨学科融合力、引领未来的能力,从而培养一流的本科生。我国通识教育当前也正在进行多样的试验实践,大类招生、建立与学校同...
关键词:通识教育 价值特征 终身学习能力 困境 大学本科教育 教育改革 大类招生 本科生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通识教育的价值特征、困境及突破被引量:14
《当代教育科学》2017年第11期79-83,共5页龙永红 汪霞 
南京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研究基金项目(SZ201610);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6SJB710044)研究成果之一
通识教育是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我国当前的"双一流"建设在追求理性与德性价值、讲究问题意识与责任价值、跨学科价值与创新性方面具有耦合关系。但在实践层面我国通识教育存在实体化不足、课程质量不高、政策支持...
关键词:双一流 通识教育 价值耦合 通专一体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